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

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11

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導讀
講述者: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
上淨下界法師
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,皆可免費下載
但不得擅自加註、修改、增刪、販售
編輯/出版:淨願蘭若 / 釋心賢

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導讀 (第11 /20 卷)



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一面:辛二、第八佛菩薩像觀。

本經的修學宗旨,一言以蔽之,就是要闡明『諸佛正徧知海,從心想生』的理念。作為一個佛弟子,大家心中同一個目標,當然是要成就佛陀的一切功德莊嚴海。那應該怎麼辦呢?佛陀告訴我們一個下手方法,就是:透過心中的想像,去創造佛的功德!

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?佛陀還沒有出世之前,我們凡夫用心中的想像,那叫顛倒妄想。<唯識學>上說,一個人會起煩惱、去造罪業,一定要有想像力。比方說:如果我們走路不小心踩到螞蟻,這個沒有透過想像所造的罪,是無記業,沒有犯殺罪的;雖然說你跟牠有錯誤的因果,但是你沒有殺牠之心,這個是不能結罪的。所以結罪一定要經過想蘊的想像──一種錯誤的想像,推動你的身口去造業,才能構成罪業。

由於我們以前習慣性用自己的想像,去貪求五欲,累積了很多罪業,大智慧的佛陀出世之後,知道眾生有這個問題,所以在<法華經>上說:「眾生處處著,引之令得出。」意思是說:眾生執著有一個相狀,一定要有一個相狀讓他去攀緣,否則他沒有一個下手處,因為他一定要有個「住」的方法。所以佛陀說:沒關係!眾生喜歡想像,佛陀就用眾生習慣的思考模式,安立了很多的相狀,但是這種相狀是趣向於解脫的。佛法所說的「大乘不二法」──以前起惑造業的是誰?是我們的想像;現在創造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的是誰?還是我們的想像。不過這個想像是透過佛陀聖言量的指導,如理如法的想像。

那麼,應該怎麼想像,才能夠成就諸佛的正徧知海呢?我們看前面的經文,佛陀引導我們的想像方法,是由粗到細有一定的次第。比方說依報莊嚴就有三個次第,首先講到三種基礎的想像。哪三個基礎呢?

第一個、落日觀:從落日觀去做一種光明的想像,當然這個光明是溫和、柔軟、不刺眼的想像。第二個、水觀:看到澄清的水,它是這麼的清澈、調柔,啟發我們清淨、調柔沒有任何雜質的想像。第三個、瑠璃地:它的瑠璃地充滿了七寶黃金,瑠璃地的下面有很多寶珠放光,瑠璃地的上面,從光明當中,現出蓮華臺,還有種種的樓閣,顯現種種的莊嚴想像。

我們從以上三種基礎的想像,得到極樂世界一種光明想、清淨想跟莊嚴想,這是要進入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的三種基礎。

那麼透過這三個基礎,佛陀就帶入主題了。極樂世界「依報」有三個主題:

第一個「寶樹」:我們都知道樹跟我們的自然環境有關係,因為它能夠調節溫度、淨化空氣,對我們人類有很大的幫助。你看佛陀的八相成道,其中有四個跟樹有關係、是在樹下成就的:第一個「出生」,佛陀在樹下出生;第二個「降魔」,佛陀在樹下打坐,調伏所有的魔王;第三個「成道」,佛陀成道不是在房間,是在樹下成道;最後佛陀「入涅槃」,也在樹下入涅槃。佛陀的八相成道之中,就有四個是在樹下完成的,所以佛陀必須把極樂世界寶樹的情況,跟我們說明一下,因為樹在依報環境上,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

第二個「樓閣」:就是我們居住的環境有地上樓閣、樹上樓閣和空中樓閣,各種樓閣有各種莊嚴。樓閣是第二個主題。

第三個跟我們關係最為密切的就是「蓮華」。我們到極樂世界,第一個受生的環境就是蓮華化生,當然那裡的蓮華不是在污泥上,是在八功德水中;而且這八功德水是流動的,它是從如意寶珠流出種種的八功德水,這些蓮華就漂浮在流動的水中;當這個水在流動時,邊流動還邊說法,這是蓮華的莊嚴。

佛陀講完依報的三個主題之後,開始強調三種功德,就是極樂世界除了相狀莊嚴之外,有什麼內在功德呢?我們去受用極樂世界的寶樹、樓閣、蓮華,會產生什麼效果呢?在本經,佛陀講到有三種功德:

第一個,「身心安樂」:極樂世界的人民沒有痛苦的感受──『無有眾苦但受諸樂』;不管你是帶業往生、還是聖人去的,你在極樂世界受用種種的依報環境,不可能出現痛苦,因為它不是業感的環境,它已經超越我們的業力了,它是法界緣起,所以在生命當中沒有任何痛苦的感受,這叫身心安樂。

第二個,極樂世界的環境是「隨意變現」。它不是固定的,它會隨你的心情變現,你現在的心情想要一個複雜的環境、想要一個多元化的環境,極樂世界的莊嚴、光明就變得多元化;你現在的心情喜歡簡單的,它就變成簡單化。所以極樂世界的環境它不是固定的,能隨意變現。

第三個,最為重要。極樂世界的莊嚴能夠「施作佛事」──它能夠演說妙法、增長我們的善根。

所以,極樂世界的莊嚴當中,含三大功德,是諸天所沒有的:第一個它能夠身心安樂,這個是共諸天的,天人也是沒什麼痛苦,身心安樂;世間的安樂是共於諸天的,但是不共於諸天的是後面兩個:隨意變現、施作佛事。因為天界的快樂,會讓我們產生更大的放逸顛倒。

這個地方,佛陀引導我們極樂世界的想像,是透過三種基礎,然後進入三種主題,最後進入三種功德;當我們把極樂世界的依報環境,想像過一次之後,接下來,佛陀就開始要介紹──極樂世界正報的莊嚴。

這一科是一個總觀:佛菩薩的像觀。事實上,它這個像觀也是一種假想觀,就是先找一個娑婆世界的佛菩薩像去觀,雖然它不是極樂世界的一個真實相,但是可以作為我們一種方便法門,叫做「佛菩薩像觀」。

好,我們先看前面的三小段,請合掌:

【結前啟後】佛告阿難及韋提希,見此事已,次當想佛。
【想佛緣由】所以者何?諸佛如來是法界身,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。
【結歸一心】是故汝等心想佛時,是心即是三十二相,八十隨行好。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諸佛正徧知海,從心想生。

這段經文很重要!整個極樂世界觀想的理論基礎,都在這段經文當中。

我們解釋一下:『佛告阿難及韋提希:見此事已。』當我們觀察極樂世界整個依報莊嚴之後,接下來幹什麼呢?『次當想佛』就要開始觀佛陀的正報了。

為什麼要觀佛的相好呢?觀佛的相好有什麼好處呢?

佛陀說:『諸佛如來是法界身,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。』佛陀是以什麼為身呢?凡夫的身叫「業報身」,是受了業力的主導,但是佛陀的身是法界身。什麼是「法界身」呢?

祂是以一切法為身,所以能夠入於眾生的一切想像當中!

比方說你想極樂世界的蓮華,跟他想的蓮華肯定不一樣,不可能大家對蓮華的想像都一樣;一百個人去想像極樂世界的蓮華,依止同樣的文字,但是心中出現的蓮華肯定不一樣。但是沒關係,佛陀有自在力,祂能夠入到你的想像當中──你的蓮華比較小朵祂也進得去,你的蓮華比較光明祂也進得去,只要你虔誠恭敬,照著佛陀的文字相來想像,佛陀就有辦法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。

這個『入』是什麼意思呢?智者大師說:佛陀有大自在力!當然這個自在力,是祂因地修學善業的時候,祂有菩提心、有利他的心、有空正見,沒有我相、人相的對立,所以得果報時,有這種救拔一切眾生的自在力。這一部份是約「佛」來說的。

那眾生要怎麼做呢?看下一段:『是故汝等心想佛時』,雖然說我們是一個生死凡夫,當我們依教奉行來想像佛陀的依報、正報莊嚴,我們這一念心、這種想像的心,當下就能契入佛的功德莊嚴──佛的三十二相、八十種隨形好。這叫作『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』。

這兩句話是整個觀經的重點。觀經的重點,就在「是心作佛」這個「作」,按本經的意思就是「想像」,透過對佛陀功德的想像,我們的內心就能夠生起佛的功德;所以「是心作佛」是──約因,「是心是佛」是──約果。

當然,關於『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』,智者大師解釋的比較詳細,他從兩方面來說:

第一個,從「自力」的角度──「三昧能成己之果佛」。這是說你在想像的時候,成就一種禪定的三昧,這個三昧力能夠開顯我們的自性功德。

第二個,從「他力」的角度──「淨心能感他方應佛」。當我們以一念至誠歸依的心去想像佛陀,就能招感他方應佛,這地方特別是指阿彌陀佛的功德,他力加持。

我們把「想」這句話再解釋一下。整部觀經的修法就在這個『想』,它有兩個相貌:

第一個是「於境取相」:比方說我們看這朵華,這朵華本來跟我們沒有關係,它是我心外的華,但是透過你的『想』,就可以從外境的華,變成你心中的華。怎麼辦呢?就是透過『想』去取這個境,當這朵華在你心中出現時,你的心中就有這個相狀了。

第二個是「施設名言」:所謂「名言」,它本來是一種概念,但是講概念一般人聽不懂,簡單說就是指「心態」,看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。

所以「想」有二個內涵:第一個你心中的相狀;第二個你內心的心態。

比方說我們觀想極樂世界的蓮華,這個地方以智者大師來說,他有二個心態:第一個是從蓮華當中的專注,成就三昧能成己之果佛;可以從蓮華當中去啟發你內心清淨的功德,因為蓮華表示清淨,所以「三昧能成己之果佛」。換句話說:你能夠從相來修心,從自力的角度──蓮華看久了,你的內心自然會清淨,那是用一種專注的心態來看蓮華。第二個,你是用欣求歸依的心、好樂的心來看蓮華──能夠感應彌陀的功德。

從自力的角度,叫做「藉相修心」,開顯自性的功德;從他力的角度,生起歸依的心去感應佛陀,可以叫做「感應」。就是說:當你心中出現極樂世界的相狀時,第一個向內開顯你的「真如本性」,第二個向外感應「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」;這二種心態不同,一個是攝心專注,一個是至誠歸依。二個心態不同。

所以說『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』,這個「作」有一種專注的意思,也可以說是一種歸依的意思。「專注」能啟發自性的功德,「歸依」就是感應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,這叫「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」。

最後,我們將『諸佛正徧知海,從心想生。』做一個總結

總之,一切諸佛的功德是怎麼來的呢?是我們心中的想像力創造出來的!這個思想佛陀在<法華經>講得非常詳細,佛陀臨滅度之前,到了晚年,在<法華經>中說:「為什麼我要出世說法?」「我是怎麼說法?」正如法華所謂──「開方便門、示真實相。」佛陀說:我覺悟的真理-諸法實相,是沒辦法言說的,怎麼說你們都聽不懂。佛陀沒辦法言說、我們沒辦法想像,那我們永遠沒有希望。因為真理是離言說相,但有言說就錯誤了,因此佛陀必須怎麼做呢?慢慢的引導眾生──開方便門、施設方便。佛陀就說:「真如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」,你就可以想像了──哦,它有一個相狀。它的本質是清淨的,它的量是周徧法界的,這就是這一個相。

但是,這中間你有一點著相,你就沒辦法得到真如啊!沒關係,你可以先著這個相,我們凡夫都是帶妄修真,所以可以先假藉佛陀所安立的妄相來修真實,慢慢、慢慢的,把其他的煩惱調伏之後,最後這個相也把它捨離掉,這樣就契入真如了。剛開始肯定要有一個相狀來引導你,所以才說──諸佛正徧知海,從心『想』生!

比方說我們今天藉相修心,想像孔夫子──於境取相、施設名言。我們想像孔夫子是什麼相狀呢?諸位讀讀「論語」就知道孔夫子是什麼相狀──他是一個謙謙君子,卑以自牧。孔夫子講話很溫和,用很多道理、譬喻來發明人際關係必要的禮節。

但是,你看孟子的相狀就不一樣了。我們讀「論語」如沐春風,讀「孟子」如聞戰鼓,孟子講話是咄咄逼人,他講浩然正氣,強調行俠仗義啊。所以孟子在批評一個人,那是非常尖銳的,所以我們看到孟子的相狀啊,就是很有氣勢。那麼你再看「老子」也不一樣,老莊的思想是強調與世隔絕、自由自在;老莊認為生命的價值就是自由自在,沒有比自由自在更重要,所以他是一種與世無爭的相狀。

總之,我們去讀不同人的思想,會有不同的相狀、不同的引導,你讀孔子的相狀,他的語言文字相,會引導你變成一個謙謙君子,卑以自牧;你讀孟子的文字相,會引導你變成一個很有正義感的俠客,仗義直言;你讀老莊的文字相,會引導你變成一種清淨無為的隱士。那我們今天看佛菩薩的相狀呢?當然會引導我們進入慈悲跟智慧,所以叫『諸佛正徧知海,從心想生』──

我們以前起煩惱,就是用這個打妄想的心胡思亂想,現在學佛還得靠這個想像,來想像佛菩薩依正莊嚴的相狀!

你看外道跟二乘人的方法就錯誤了──以前打妄想靠這個『想』,現在什麼都『不想』,結果變成一灘死水。如果你一天當中的功課,就是拜佛,還有念念佛、持個咒,然後什麼都不想了,完全沒有解門只有行門,那你的修行叫做「如石壓草」。我發現很多在家居士的修行,都是如石壓草,好比我現在跟人家吵架、煩惱很重,去拜一部八十八佛就好了;功課做好了、就去睡覺;第二天再去拜一部八十八佛、再去睡覺…都沒有培養一種想像,那你的生命只是吃止痛藥,缺少一種增上的力量來引導你,因為你的心都沒有創造想像。

我發現很多居士都是這樣,做完一天的行門功課後,他就得到心裡安慰,功課做完就可以睡覺了,但是心中的想像,依舊停留在過去的想像。可是你要知道:你心中的想像,智者大師說有多重要啊,這是你的「種性」啊!如果你的種性沒有改變,以前是一個葡萄的種性,你還是生葡萄,就算做了很多善心加行,只是長出比較好的葡萄而已,葡萄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!

如果沒有聽聞佛法,你就無法產生高層次的想像,你就永遠活在凡夫的想像,就不能超越三界!

所以不能只做行門定課,還要聽經才能夠提升你的見地、提升你的想像,這個叫做「返妄歸真」。如果沒有聽經,你的生命就很難進步;單靠做功課來調伏你的煩惱,然後第二天煩惱又起來、再做個功課再調伏下去,這個叫做吃止痛藥,根本問題沒有解決。

這個地方很重要──「諸佛正徧知海,從心想生」。透過佛陀語言文字的引導,做出正確的想像,才能夠滅惡生善,這個地方包括了開顯自性的功德,以及感應佛陀的本願,這兩個都是一種想像的方法,當你有這個觀念時,你才會知道為什麼要修觀。

【修觀之法】是故應當一心繫念、諦觀彼佛,多陀阿伽度,阿羅訶,三藐三佛陀。想彼佛者,先當想像;閉目,開目見一寶像,如閻浮檀金色,坐彼華上;見像坐已,心眼得開,了了分明。見極樂國七寶莊嚴,寶地、寶池、寶樹行列,諸天寶幔彌覆其上,眾寶羅網滿虛空中。見如此事,極令明了,如觀掌中。

關於觀想佛陀的方法,我們應當一心繫念,去觀想彼阿彌陀佛的功德莊嚴,這以下提出了三點:

多陀阿伽度:意謂「如來」-無所從來、亦無所去。佛陀的法身遍滿法界,沒有所謂的來去相,這是講佛的法身。

阿羅訶:意謂「應供」-能夠堪受九界眾生的供養,這是指佛的應化身。

三藐三佛陀:意謂「正徧知」,是指佛陀的大智慧光明,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見,這是講佛的報身。

我們在作觀的時候,因為法身、報身的境界很高,觀想不起來,所以就以佛的「應化身」為下手處。那麼在觀想阿彌陀佛的時候,先當想像──我們沒有一個人看過阿彌陀佛,那怎麼辦呢?先找一個相狀,或者是木雕的、或者是畫像的;當你閉目和開目時,都能見到一尊莊嚴的佛像在你眼前;祂是放紫金光色的,端坐在蓮華台上。慢慢的、慢慢地你的『心眼得開,了了分明』,心中的想像慢慢的越來越清楚,在心中了了分明的顯現出來。

這個地方是先觀正報再觀依報,所以佛像觀好之後,並觀極樂世界有七寶地、七寶蓮池、寶樹樓閣,各式各樣的寶幔覆蓋在寶樹上,寶樹上面還有珍珠羅網,滿虛空中,將阿彌陀佛的國土莊嚴,都觀想得很清楚,就好像看自己的手掌那麼清楚。

我們看本經,佛陀解釋極樂世界,是先解釋依報再解釋正報,是由粗漸次到細,這樣的次第,但是當正報依報合在一起的時候,是先觀正報然後再觀依報,因為正報是主導者,你往生極樂世界是為了什麼?因為有佛啊!

比如我們觀想美國,美國的道路比較寬這是事實,停車也方便,它的樹也特別的漂亮,依報環境真的是很開闊,但更重要是美國人怎麼樣?他的人心怎麼樣?正報才是最重要啊。我們今天往生極樂世界,不是為了環境而去的,是想要見佛聞法,所以當你把依正二報合在一起觀的時候,那你要以正報為主角,先觀正報莊嚴,然後再把依報環境配817 惱進去,佛陀是這個意思。

【成三身觀】見此事已,復當更作一大蓮華,在佛左邊,如前蓮華等無有異;復作一大蓮華,在佛右邊。想一觀世音菩薩像,坐左華座,亦作金色,如前無異;想一大勢至菩薩像,坐右華座。

【成多身觀】此想成時,佛菩薩像皆放光明,其光金色,照諸寶樹;一一樹下,亦有三蓮華,諸蓮華上,各有一佛二菩薩像,徧滿彼國。

由於正報的莊嚴很難觀,因為正報比較精緻微妙,所以佛陀教我們先找一個相狀,先把一尊佛像觀起來;然後,旁邊有很多寶樹、樓閣、池水的莊嚴。上面觀想成就之後,再觀想佛的左邊有一個很大的蓮華座,蓮華之莊嚴和前面第七觀一樣;再觀想右邊也有一個很莊嚴的大蓮華座。先觀蓮華座。然後再觀左邊蓮華座上面,坐一尊觀世音菩薩;當然觀世音菩薩比阿彌陀佛稍微低一點,也是金色的。然後再觀想一尊大勢至菩薩,坐在右邊的蓮華座。是先把佛觀出來,再把菩薩配上去。

『此想成時,佛菩薩像皆放光明。』我們前面在觀佛菩薩像,是屬於靜態的,先觀一尊、然後再觀西方三聖。這時候就由靜態變動態了,觀想佛菩薩身上都放金光。所放的光明,徧照寶樹;每一棵寶樹又產生三朵蓮華;蓮華上面各有一尊佛二尊菩薩,這種景象,徧滿彼國。也就是:觀想極樂世界有很多寶樹,無量無邊的西方三聖就在寶樹下出現。

通常我們供養佛像,不是供養一尊,就是供養三尊, 沒有人供養二尊的。如果你供養二尊佛像,那就不知道哪一尊是本尊。也沒有人供養四尊佛,如果是四尊的話,就有一尊在前面──千手觀音。就是說你的佛堂跟你的功課一定有關係──你修什麼法門,你就供養什麼佛像。

不過,以前我們佛學院的老師,我的恩師上性下梵長老,他著作了很多淨土經論,他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說:修淨土的人,不能忘本!他看到很多在家居士只有供西方三聖,他覺得這個作法是不對的。他說:淨土宗當然是以阿彌佛為本尊嘛,是吧!但是你為什麼知道淨土法門呢?你怎麼知道的呢?是釋迦牟尼佛介紹的。所以身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,一定跟釋迦牟尼佛有緣,即便是末法,末法也是法。我們是在釋迦牟尼佛的法下,受三歸依、受他的教化,所以一定要供一尊本師在前面,身為一個佛弟子就是不能忘本啊!

這個地方講到佛像,我們就要注意了:因為佛像就代表我們的心態,藉相修心嘛。一般來說是供奉三尊,智者大師說:這表示遠離二邊、順入中道;遠離空有二邊,順入中道。所以大乘佛法供一尊,代表「一心真如」,三尊代表「空、假、中」三觀,它都有表法的意思。

【觀成之相】此想成時,行者當聞水流光明,及諸寶樹、鳧雁鴛鴦,皆說妙法;出定入定,恆聞妙法。

【辨觀邪正】行者所聞,出定之時,憶持不捨,令與修多羅合。若不合者,名為妄想;若與合者,名為麤想見極樂世界。

『此想成時』,這個想就是指我們前面說的:一尊佛二尊菩薩,還有配合依報的莊嚴。都觀想成功了──「諸佛如來是法界身,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。」透過這個想像,我們這一念心跟阿彌陀佛冥冥之中,就能感應道交,行者便能聽聞到極樂世界七寶池的水流法音、以及光明法音;或者是寶樹微風吹動也會說法;或者是鳧雁鴛鴦,鳧雁鳧是水鴨,雁子是候鳥、鴛鴦也是水鳥,這些鳥類也都能夠演說妙法。

極樂世界是有情、無情同宣妙法;「有情」是指鳥類,有明了性的;「無情」是指流水、寶樹也都可以說法。這個時候,行者出定入定,恆聞妙法。

我們觀想極樂世界的依報,頂多是消業障,想要往生到淨土,那是來生才生諸佛國,所以依報莊嚴的感應,是偏重在破惡、消業障。但是一旦你進入正報,就不是來生見佛,而是今生見佛──見佛聞法。所以觀依報跟正報都可以消業障,但是你觀依報沒辦法見佛,來生才能見佛;你觀正報不一樣,今生就可以見佛聞法。

所以,行者所聞得的佛法──『出定之時,恆憶持不忘』,即便出了定,都可以想像得到,不像作夢,作夢那心是暗鈍的,你從夢中出來就忘得一乾二淨。但是你入定所聽聞的佛法,出定之後仍然憶持不捨,最重要是要和修多羅(翻為:經典)契合。

如果我們在觀想阿彌陀佛、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的時候,看到佛菩薩現前,我們不知道這到底是魔王顯現的、還是佛菩薩顯現的,怎麼辦呢?<楞嚴經>上說,雖然我們沒有能力判斷:是魔所現的三十二相?還是佛的三十二相?我們沒有能力去判斷,我們可以去印證他所說的法對不對,只要這個法違背了聖道的根本思想,所謂的──出離心、菩提心、空正見。比方說他對你說:「世間的五欲快樂是永恆常住的,它就是涅槃,你不用再去找涅槃。」這就錯啦!佛陀說世間五欲是雜染相、是無常敗壞相,所以你所聽聞的佛法,必須跟修多羅的經典相符合;假設與經不合,那表示你招感了魔境,墮入一種顛倒妄想;假設合者,那你就是如實見到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了。

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,關於這個魔境的判斷,我們再說明一下:降魔是每一個修行人必經的過程。如果你一生都沒有魔境,表示你沒有真正用功,因為當你開始迴光返照-真妄交攻的時候,一定會有一些事情出現,這是修行人必經的過程。那麼判定魔境有二個方法:

第一個「以教印心」:就是這個人告訴你的訊息、觀念,跟佛陀說的修多羅、法義上有沒有相合?這是第一個方法。

第二個「以心印心」:這是直接用心來印心。因為有時候只有現像沒說法。就像<小止觀>說的:當我們在修蓮華觀時,突然有一個東西坐在蓮華上面,也放大光明;那這個景象,到底是佛給我們的加持、鼓勵,還是魔王來干擾的呢?他沒有說話,怎麼辦呢?以心印心。

智者大師說:你用你的心去感受這個相狀,如果這個相狀出現之後,你開始感到躁動不安、不想坐下去了,那這個就有問題。如果這個相狀出現之後,你更加的安定、更加的法喜、寂靜,隨順於涅槃,那這個相狀就是真實的。就是這個相狀是隨順於無明的躁動相、還是隨順於涅槃的寂靜相?這個我們可以直接的以心印心,這是另一個判定方法。

【結示觀名】是為像想,名第八觀。
【修觀現益】作是觀者,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,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。

這個是正報的第一觀,所謂的第八觀-佛菩薩像觀。它除了跟依報莊嚴觀有相同的效果,能夠滅除我們重大的五逆十惡、謗法的種種生死重罪,更重要的是:它有不共於依報觀的功德,能夠現生得「念佛三昧」──今生即能見佛聞法、得到佛菩薩的加持,這是正報觀不共於依報觀的地方!
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
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
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

http://www.dhamiufa.org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