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

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17

講述者: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
上淨下界法師
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,皆可免費下載
但不得擅自加註、修改、增刪、販售
編輯/出版:淨願蘭若 / 釋心賢

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導讀 (第17 /20 卷)



辛二、第十五中品生觀

以淨土宗的角度來看,一生修學淨土宗的人,他的果地功德,並不在於個人的斷惑證真,而是以「求生淨土」做為唯一的目標。如果你今生能成就往生,那你今生的修學就成功了;只要你往生失敗了,那不管你今生修得多好,從淨土宗的角度來看──你就是失敗了!因為淨土宗是以來生為目標,它是活在未來的。

那麼往生淨土當然也有果地上的差別,所以我們這堂課,就來談一談淨土宗往生的果地差別。這個差別<無量壽經>是講「三輩往生」,本經是講「九品蓮華」;而三輩跟九品之間的融通,我們看歷代祖師的註解有兩種不同說法:

一、有極少數的古德認為三輩跟九品是不能融通的:主要的理由是甚麼呢?因為從經典上來看,<無量壽經>三輩往生的人,都是修善法的人,即便是下輩往生也是修五戒十善,可以說都是善人;但是<觀經>的下品三生都是造惡凡夫,破戒、造五逆十惡。所以說不能融通的理由,是因為從行為上來看,兩者不一樣。

二、但是絕大多的古德是認為三輩跟九品是可以融通的:這當中蓮池大師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說:為甚麼可以融通?他說你看下品三生的人,即便是造了惡業,但是他有兩個特點:

第一個、大乘善根特別強:在臨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的開導,就能即刻產生懺悔、產生迴光返照,這一點不可思議,善根強。

第二個、他臨終懺悔了:蓮池大師說「懺悔則清淨,懺悔則安樂」。從佛法的角度來說,有兩種人是最清淨的:第一個是「本淨」,從來沒有造惡業的,這種人是少數;第二種人是「懺淨」,他懺悔之後不再造作,這也算清淨。既然他臨終已經懺悔清淨了,那他就是一個善人,佛法是既往不咎的,是看你未來的努力,而不是看你的過去。

而我們這次講往生的思想,也是贊成蓮池大師的看法,從三輩、九品一個融通的角度,來發明三輩、九品的差別。我們就<觀經>九品往生的因緣把它分成兩部分:第一個是往生的正因,第二個是往生的助緣。

往生的正因:無論是三輩也好、九品也好,看起來這個往生的人跟本身的善根,有絕對的關係。從本經來看,它是兩種善根都要具足:第一個是大乘的善根、第二個是淨土的善根。

我們先談一談「大乘善根」:當然本經講到大乘善根是發三心:至誠心、深心、跟迴向發願心,其實也就是一種「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」的心。就是說你今天學佛之後,你心中緣兩種境:第一個緣佛道的莊嚴而產生希求,第二個緣眾生的苦惱而產生悲憫。所以菩薩心中要經常存兩種相狀:第一個是佛道的相狀,第二個是眾生的相狀。雖然你在修行的過程當中,可能有所偏重──你是智增上菩薩,花很多時間去修學佛道,這不能怪你;或者你是悲增上菩薩,大部分的時間都去做義工、關懷弱勢團體,這也可以。修行上可以有所偏重,但是你內心當中,對於佛道、眾生的存念,缺一不可。

總而言之,在這善根當中,就是看你平常是不是經常憶念「佛道」跟「眾生」,這個叫做「世俗菩提心」─依止事相的憶念而發起菩提心。

但是從本經來看,特別是蕅益大師,他在解釋淨土宗的臨終正念,他強調另外一個「勝義菩提心」,就是除了在事相上的憶念,還要加上一種「理觀」─觀照我空法空的真如,那麼這種理觀就是我們一般說的「摩訶般若波羅蜜」的智慧。

為甚麼淨土宗很強調理觀?可能你平常也感覺不出來,但是你看到後面<觀經>的下品,就會恍然大悟理觀對我們的重要性。因為我們往生淨土是怎麼樣?是帶業往生,是凡夫眾生往生,而不是聖人!凡夫眾生在娑婆世界打滾了幾十年,突然間要離開娑婆世界到另外一個世界,心中難免有所牽掛就有煩惱,有各式各樣的貪愛煩惱、各式各樣的執著,這個時候「摩訶般若波羅蜜」就很重要了。

正念真如─摩訶般若波羅蜜的智慧,最重要的就是方向的引導。我們一般絕大部分的人都是習慣向外攀緣,攀緣之後就會產生強烈的感受,由這個感受產生強烈的想像──想蘊、受蘊,然後就住在感覺、住在想像,到了臨終就起顛倒了!念佛沒有用,因為你那個攀緣的勢力是強大的熟境界,佛號是生疏的境界,你抵不過生死的業力!

往生的關鍵,我們看後面往生的人,即便造了惡業,但是他就是做對一件很重要的事情──迴光返照!臨終的人只要你「仁者心一動」就全部都完了──仁者心動,心動則風動,風動則幡動;<楞嚴經>說整個世界、眾生、業果全部都動起來了。

臨終的人,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迴光返照,所以臨終的開導,如果這個人修習過大乘佛法,特別是學過<楞嚴經>的,你要告訴他迴光返照,向內去觀「你從甚麼地方來?」找到你的本來面目,在真如的本來面目安住。這時候外在的因緣你就可以脫離了,至少像印光大師說的:心常覺照,不隨妄轉!

在大乘善根當中,淨土宗很強調這個「正念真如」,因為臨終的正念只有這個方法有辦法救。其他你說用佛號來壓妄想、持咒通通沒有用,因為娑婆世界我們太熟悉了,你壓不過它,只有用理觀─不隨妄轉,才能夠從這個地方跳脫出來;從無量無邊的生死輪迴當中、累積了無量的習氣當中一下子跳脫出來。

等我們講到其中下品上生時,你就會發覺:這個人造了這麼重的惡業,為什麼他的生命,在臨終關鍵時刻,還能產生反轉?因為這個人大乘善根強,尤其是理觀強;過去生有理觀的智慧,當然包括事相的懺悔,理觀、事修具足。然而,我們看整個從上品到中品到下品往生者,第一個你的大乘善根要強,第二個淨土的善根這個也是不可缺。所謂「淨土的善根」如果以善導大師的解釋,是最為精簡。善導大師說:一個具有淨土善根的人,必須要具足兩種思想:

第一個、決定深信: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,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,無有出離之緣。

因為修淨土的目的是要歸依阿彌陀佛,所以你要相信你自己沒有能力來處理生死問題,你沒有能力。如果你自己可以依止戒定慧的止觀,來證得空性、來了生脫死;既然你自己有能力辦到,那阿彌陀佛在你的生命中,扮演甚麼角色?是不是可有可無?有祂也可以、沒有祂也可以,那你對祂就不能叫做百分之百的歸依。所以在修歸依的過程當中,首先要深信你對於生死輪迴一點辦法都沒有,這是第一個思想。

一個人最重要是:了解自己,我們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優點。好比說:我今生造了很多的善業、我拜佛的時候很虔誠、我聽經的時候很法喜,那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,那是阿賴耶識裡面最好的種子。但是你沒看到你阿賴耶識當中,還有無量無邊的煩惱跟罪業,在那個地方睡眠還沒有活動。所以在修歸依的過程當中,我們要相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,這是第一個思想。

第二個、決定深信: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,無疑無慮,乘彼願力定得往生。

如果說我自己沒有能力,那怎麼辦?誰來救我?阿彌陀佛一定有足夠的能力來救拔我!所以這個地方,善導大師解釋「歸依」,他強調了四個字,就是──「無疑無慮」。

我們怎麼判斷我這個人具足「淨土善根」?我自己可以自認說淨土善根具足嗎?修得好不好這是其次,起碼要善根具足;以善導大師的標準是說,你對彌陀的本願功德要能順從,也就是「順從本願」。甚麼叫「順從本願」?就是當你把佛號提起來的時候,你心中必須有兩種心態要現前:

第一個「無疑」。沒有任何的懷疑,如果你說:我業障這麼重,有沒有可能往生?那你淨土善根不具足,只要動這個念頭就不具足了,因為你假設阿彌陀佛不能救拔你。

第二個「無慮」。當你的心進入彌陀的名號時,你就跟阿彌陀佛打成一片,就不能起任何念頭了,所有的憂慮、疑惑,通通要放下。因為你相信阿彌陀佛會幫你處理到最好的境界,就是印光大師常說的:「即凡夫心,投佛覺海」。

你必須把你的身心世界,全部投入到彌陀的本願當中,也就是說你跟阿彌陀佛是一體的,這才叫做「順從本願」─自我身心世界都消失了,完全投入到彌陀本願當中。

當然,古德把善導大師這種順從本願的思想,後來也延伸到生活上,不但是念佛,日常生活當中遇到了順境,要觀想彌陀本願之攝受;遇到了逆境,也是觀想是阿彌陀佛對我的考驗、也是彌陀本願攝受。因為你的生命跟彌陀本願已經融合一體了,所以生命的順逆境對你來說都是:「雷霆雨露莫非天恩」。就像草木對於上天一樣,打雷、下雨都好,各種威愛通通都是上天的恩澤。

其實大乘的善根,並不強調你念佛念多少,而是你的智慧抉擇。所以往生的人,這兩個善根都要具足,第一個「正念真如」,第二個「順從本願」,缺一不可。那麼,這兩種善根跟智慧都有關係,這是你多生多劫熏習所栽培成的,這是往生的正因。我們說「發菩提心、一向專念」;發菩提心就是大乘善根,一向專念就是順從本願─淨土的善根。

其次,往生的助緣:這個就影響到你品位的高下,前面是往生的正因,這是品位的高下,就是本經所說的「淨業三福」,關於你的福德資糧。前面講「善根」,這是講「福德」,是修人天的福德、二乘的福德,乃至於大乘的福德,從福德的優劣當中,去判定你往生的階位。「以善根為正因,以福德為助緣」──這樣就可以把整個三輩、九品的差別,整個融通了。

第十五觀的中品生觀,有三科:第一個中品上生、第二個中品中生、第三個中品下生。先看第一個中品上生:

【標名】佛告阿難及韋提希:中品上生者。

甚麼是中品上生?中品上生的人,以善導大師的判教,認為他這個是「遇小凡夫」。就是說他雖然過去生有大乘善根,但是他今生遇到的善知識、遇到的法是小乘法。可能生長在泰國、斯里蘭卡、或者生長在台灣,但是他接觸到的善知識是偏修小乘的,所以他表現出來是小乘的修行,但他本身卻是具足大乘的善根。

我們看他因地的修學:

【正示:正明生因】若有眾生,受持五戒,持八戒齋,修行諸戒,不造五逆,無眾過患,以此善根,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。

如果有在家居士,修持五戒、或者是定期受持八關齋戒,也可能「修行諸戒」,這個是出家之後受沙彌、沙彌尼、比丘、比丘尼的出家戒法叫修行諸戒。在這持戒過程當中,『不造五逆、無眾過患』,沒有造重大的殺父、殺母、殺阿羅漢、破和合僧、出佛身血這種五逆的重罪;也沒有破殺、盜、淫、妄這種重大的過失,那麼以此持戒的善根,迴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

中品上生的人,從經文來看,是以「持戒」作為他主修的功德。但是智者大師有不同的看法,他說:我們從果來推他的因,中品上生的人往生之後,阿彌陀佛一說法,他當下即證得阿羅漢果,由此看來,這個人除了持戒以外,應該兼修理觀,否則不可能馬上證得四果。

你看「中品中生」才證得初果,那他為甚麼馬上就證得四果,因為他有修四念處:「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」,這是屬於事相的厭離;那麼「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」,觀無常、無我是理觀。所以這個人平常除了持戒之外,對於身心世界的無常無我的觀察,應該是很熟悉的。為甚麼?因為你看他能夠「頓證」阿羅漢,沒有經過初果、二果、三果的次第,一下子從凡夫地證得阿羅漢果,這個人理觀很強,才能夠達到這種頓超的效果。所以從果推因,應該是持戒,也兼修「無常、無我」的觀照。

再看他臨終的狀態,經文:

【所感聖緣】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,放金色光,至其人所,演說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,讚歎出家得離眾苦。

那麼到他臨命終的時候、死亡到來的時候,他看到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,現前圍繞。因為他平常好樂修小乘法,所以臨終的時候不是看到菩薩,是看到出家的比丘僧眾現前;放出金色的光明來照耀行者,放光有消業障、開導安慰的意思;而且為他演說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的道理;也讚歎出家之行,能離眾苦得樂。

我們看中品上生者,佛陀並沒有說這個人是在家、或是出家,因為他受持五戒,那就是在家了。但是即便這個人是在家,他的內心是好樂出離的,所以臨終的時候,佛陀順他的習性,來讚歎出家之法。因為在家有很多苦惱事,所以讚歎出家能得種種的寂靜安樂。

【捨報往生】行者見已,心大歡喜,自見己身坐蓮華臺,長跪合掌,為佛作禮,未舉頭頃,即得往生極樂世界。

這個修行者臨終的時候,看到阿彌陀佛跟諸比丘現前,又說苦空無常的道理、讚歎出家的清淨法,他內心生大歡喜。為甚麼會歡喜?因為順他過去修行的習性。這時候他就自覺己身坐在蓮華臺上,由於感恩彌陀的攝受,於是就長跪合掌頂禮阿彌陀佛,拜下去,頭還沒抬起來,一下子就從娑婆世界的蓮華,屈伸臂頃到極樂世界七寶池中,往生極樂世界了。

我們看「上品」往生的人,臨終所見的景象和所聽到的法,跟「中品」不太一樣。「上品」的,是見到阿彌陀佛、跟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、清淨海會眾菩薩,都是見到大菩薩;無量光、無量壽的大菩薩現前,為他說大乘法門。但是中品的人,他看到的是聲聞的比丘僧,而且演說的是屬於苦空、無常、無我的厭離法。從這裡就看得出來,平常內心所接觸的法是不同的。

看最後的結果:

【華開遲疾】蓮華尋開。

那麼他到了極樂世界之後,蓮華就開了。

蓮華的開合除了善根之外,我們看後文的意思,跟你的業障也有關係;業障愈重的人,他蓮華要開相對要慢一點。那麼這個人持戒清淨,而且聲聞的二乘的善根又很強,不但持戒又修理觀,所以他一到之後,蓮華馬上打開,因為他沒甚麼障礙。

打開之後他看到甚麼呢?

【華開得益】當華敷時,聞眾音聲,讚歎四諦,應時即得阿羅漢道,三明六通,具八解脫。

『聞眾音聲』,他聽到有情、無情說法,是說甚麼法呢?讚歎四諦法門─知苦、斷集、慕滅、修道。其實四諦法是通大小乘的,但是這個地方的四諦,從義理上判定應該偏重於小乘的四諦,也就是以苦諦為中心思想。這個人聽到四諦法門之後,應時即得阿羅漢道。這不容易!從一個生死凡夫華開見佛,當下即證得四果阿羅漢,而且還是我們一般說的「大阿羅漢」──具足三明、六通、八解脫。

阿羅漢有兩種:一種是「慧解脫」的。他的無常無我智慧高,但是禪定薄弱,沒有禪定就不能有神通力、不能有自在力,就沒有所謂的三明、六通、八解脫。第二種叫「具解脫」,他不但成就了阿羅漢,還有種種的神通三昧、種種的解脫功德。我們一般叫做「大阿羅漢」,像舍利弗尊者、目犍連尊者。

所謂「三明、六通」,我們先講「通」跟「明」。事實上「通」跟「明」有很多類似,但是最大的差別是甚麼呢?<智度論>上說,譬如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神足通跟漏盡通。他說:「神通是─知其相,明是─知其因緣。」所以「三明」就是從「六通」當中提出三個:天眼明知道未來、宿命明知道過去、漏盡明知道現在。

「神通」是共外道的,但是這個「明」只有佛弟子聖人才有。比方說外道修禪定,他在禪定當中,特別在四禪當中生起了神通,看到一隻牛生天了,所以神通是知其相,但是他不知道甚麼原因,他就虛妄的解讀說,因為牠做牛,因為牛的因緣而生天了;或者說看到一隻狗生天了,他認為因為狗的行為而使令牠生天了。所以外道有所謂的不正確的戒,叫持牛戒、持狗戒;向牛學習,牛在地上爬、我也在地上爬,牛吃草、我也吃草,為甚麼?為了生天,這就是被神通所誤導。但是一個阿羅漢如果看到牛生天、狗生天,他會知道牠的因緣──這隻牛是因為牠前生有善業,牛的果報結束以後,牠的善業起現行所以生天了。這個三明,就是在神通的過程當中,多了一種緣起的智慧叫做「明」。

當然三明、六通都必須要得到四禪才能夠成就的。那麼八解脫就不是一般的神通了,他在四禪八定跟九次第定的滅盡定當中扣掉三禪,也就是從初禪、二禪、四禪裡面去修「不淨、苦、無常、無我」,來消滅這些比較粗顯的欲望。

那為甚麼四禪當中要把「三禪」揀別掉呢?因為三禪離喜妙樂地,身心的快樂太過強烈,在三界當中身心最快樂的是三禪;而這種離喜妙樂,樂受的干擾,使令這個人沒辦法修習止觀,所以是在初禪、二禪、四禪這三個當中,修習四念處。脫離這種比較粗顯的欲望快樂,後面的四個就是修四空定,從四空定當中去擺脫微細的、這種禪定的執著。一個是三禪、一個是四空、然後再加上「滅盡定」,在滅盡定的時候,想、受滅無為,就遠離三界的一切思慮,一切的妄想都停止了。所以八解脫是從「四禪八定」跟「滅盡定」當中,去修習四念處、去消滅三界的染著這叫「八解脫」─即八種背棄捨除三界煩惱繫縛的禪定。

【總結】是名中品上生者。

最後作一個總結:中品上生的人,他的修行特點就是聲聞的種性、善根很強,聲聞人對人生的四種體驗──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,尤其對於「苦諦」有很深刻的感受,可能是今生的逆境太多、也可能是過去生的止觀修學,總而言之他的出離心很強,所謂「觀三界如牢獄,視生死如冤家。」認為生命沒有甚麼價值,有很強的出離心。

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了解聲聞人的個性,看他的思考模式:

佛在世的時候,有一位大阿羅漢叫「憍梵波提」,翻成中文叫「牛呞」─牛呞尊者。為甚麼叫「牛呞」?因為他過去生是一位出家眾,當小沙彌的時候,譏嫌一個老比丘,說他吃飯的時候像牛在吃草。這位老比丘就很緊張跟他說:某某人,你這樣譏嫌我是不對的!我已經證得阿羅漢,我是一個聖人,你這樣譏嫌我,你有大過失!小沙彌聽了就趕緊跟他懺悔,懺悔之後免除了地獄的果報,但是還是墮入到牛身,因為多生做牛,從牛身跳脫出來還有牛的這種餘報,所以嘴巴長的有點像牛。

那麼如果他是凡夫也就算了,後來也證得阿羅漢果,佛陀跟他說:你是一個阿羅漢,你這樣的姿態眾生看了可能會譏嫌你,會造罪業而墮落。所以佛陀就叫牛呞尊者到天上去受供,不要在人間托缽,因為天人都有神通,一看到他就知道是阿羅漢,不敢譏嫌他,所以佛在世的時候,憍梵波提尊者大都是在天上的。

佛滅度之後,整個僧團一片混亂,那個時候佛陀兩大弟子─舍利弗尊者、目犍連尊者都已經滅度了,所以趕緊把迦葉尊者找回來。因為迦葉尊者喜歡修苦行,總是離開僧團到墳墓的地方修無常、無我觀,所以請迦葉尊者趕緊回來主持僧團的事情。

這當中有二件重要的大事:第一個佛陀滅度之後,佛陀的舍利子要怎麼分配?更重要的是佛陀的法,要怎麼樣來作整理?就是所謂的「結集」。後來他就召集了五百個羅漢,來結集三藏教法。

迦葉尊者在召集結集之前,就把經常親近佛陀說法的大阿羅漢通通找回來,這個時候迦葉尊者就想到了憍梵波提尊者,就派一個人到天上去把尊者請回來。那麼侍者到了天上就跟尊者頂禮說:迦葉尊者要我來說「佛滅度了」,請你老人家下來參加結集,把佛陀一生的教法,做一個整理流通後世。憍梵波提當下就講了一首竭,他說:

「憍梵波提稽首禮,妙眾第一大德僧,聞佛滅度我隨去,如大象去象子隨。」

意思是說:我憍梵波提至誠頂禮這些尊貴的大阿羅漢,你們發心要來結集佛陀的教法,但是佛陀滅度後,我的心情是不想留在人世間,就像小象永遠跟著大象,「如大象去象子隨」一樣。

對於阿羅漢,你不能說阿羅漢沒有慈悲心,不可以這樣講。阿羅漢如果你有苦惱的事請求他,他也會幫助你。但是阿羅漢有甚麼問題呢?宗喀巴大師說:聲聞人缺乏一種「增上意樂」。宗大師說「慈悲心」跟「菩提心」差別在哪裡?你看阿羅漢也有慈悲心,就像諸天、大梵天要修慈悲喜捨才能夠生梵天,他在禪定當中沒有慈悲喜捨,他就生不了大梵天。他看到眾生的苦惱,也有慈悲心,但是他沒有一種「願望」──沒有一種「捨我其誰」的使命感!

其實,我們的菩薩道,應該是從慈悲心提升到願力─發願,也就是抱著「捨我其誰」的態度──如果不是我做;沒有人可以做!所以阿羅漢不是沒有慈悲心,而是缺乏一種願力,所以他就走了─如大象去象子隨。

那麼這個地方,智者大師提出了一個疑問說:九品往生都是大乘種性的,怎麼這個人是一個聲聞人,還證得阿羅漢果?智者大師自己回答說,聲聞人有兩種:

一種人叫「定性聲聞」:就是一路以來都是修學小乘的,這種人當然不可能往生,因為淨土法門阿彌陀佛國土不攝受小乘人,二乘種不生。

第二種是「退大取小的聲聞」:是說這個人過去生曾經修學過大乘佛法,但是今生沒有遇到大乘佛法的教育,可能遇到了小乘的教法,所以才退大取小,是大乘善根暫時隱沒了。所以他修學小乘之後,到了極樂世界,因為退大既久、習小功深,就是大乘善根已經很久沒有熏習了,而小乘善根熏習了幾十年,善根很強,所以佛陀隨其習,先說小乘法且令證果──佛陀先講四諦法,姑且先讓他證得阿羅漢果,但是這種人是有大乘善根的聲聞人,所以也算是大乘人,是這個意思。

再看第二段:中品中生,這個也是屬於聲聞的善根。

【標名】中品中生者。

【正示:正明生因】若有眾生,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,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,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,威儀無缺,以此功德,迴向願求生極樂國,戒香熏修。

我們看中品中生的人,平常是怎麼修行:『若』就是最少可能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、或者一日一夜受持出家的沙彌十戒、乃至一日一夜受持出家比丘、比丘尼的具足戒,而且在受持戒法的時候,輕重等持、威儀無缺。那麼他把持戒的功德,至心發願求生安樂國,所以他是以持戒的這種功德香,來熏習他的身口意三業。

那麼,這個人跟中品上生有二個差別:

第一個,他的持戒時間短。他是短時間的持戒,可能是因為學佛比較晚、壽命比較短,也可能在持戒過程中,因緣不具足就捨戒了。但是至少他在持戒的過程當中,他是威儀無缺。這是第一個持戒時間短,前面中品上生是盡形壽持戒,時間有長短的差別。

第二個,古德的註解上說,這個人是屬於鈍根人,不像前面是利根人。也就是他在持戒的事修過程中,缺乏無常、無我的理觀,所以見到阿彌陀佛之後只證得初果,看得出這個人理觀較薄弱。

這是中品上生、中品中生,這兩種念佛人的差別:第一個理觀薄弱,第二個持戒的時間短。但是這個人的淨土善根一點都沒有缺乏,他也是至心發願求生極樂國,也是順從本願求生淨土。我們看這個人臨命終是怎麼往生的:

【所感聖緣】如此行者,命欲終時,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,放金色光,持七寶蓮華,至行者前。行者自聞空中有聲,讚言:「善男子!如汝善人,隨順三世諸佛教故,我來迎汝。」

如此行者,除了持戒,也發願求生淨土,以這兩種善根功德,臨命終時,見到阿彌陀佛與諸眷屬;這裡的「眷屬」從義判應該也是比丘僧;放金色光來照耀行者身上,而且手持七寶蓮華至行者的面前。因為他臨終的時候,也是看到阿彌陀佛與諸位比丘僧現前,由此可以判定這個人,也是屬於今生熏習小乘善根的。
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
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
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

http://www.dhamiufa.org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