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

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5

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導讀
講述者: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
上淨下界法師
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,皆可免費下載
但不得擅自加註、修改、增刪、販售
編輯/出版:淨願蘭若 / 釋心賢

 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導讀 (第5 /20 卷)



我們研究世間的學問,跟研究佛法的教理,兩者目的有所不同。世間的學問能增長我們生活上的知識,佛法教理的學習,能夠讓我們成就無盡的功德。從大乘的角度來說,我們應該要成就三種功德:

第一個最基本的,是「安樂的功德」;這是透過修持人天法門,比方說布施、持戒、忍辱…以善業力去創造來生安樂的果報,當然這種安樂的果報,是不圓滿,有障礙的。

在本經當中,我們可以看到韋提希夫人對於安樂的果報,她提出了兩種障礙:第一個「多不善聚」。好比頻婆娑羅王,身為一個國王,雖然能在五欲中得大自在,但是過去生跟他的兒子阿闍世王有惡逆的因緣,所以今生註定要被兒子活活的餓死。因此他在受用安樂果報的時候,也是有諸多的憂愁苦惱,身為一個大國王,最後的下場竟是被餓死。所以說在安樂當中,夾帶著很多惡逆的因緣。

第二個、「三塗盈滿」。對於快樂的果報,我們凡夫眾生有所執著,會產生顛倒想,如此就會產生放逸。所以在放逸當中,會造作很多的罪業,來生就可能墮入到三惡道去,所以快樂果報的本身,有三塗的危機,這叫「三塗盈滿」。佛陀在經典當中曾經說:人天的快樂是有過失的!是夾雜過失的快樂──「譬如美食,夾雜毒藥,初雖美味,終成大患」。所以在大乘經典裡面,佛陀講到人天乘的快樂,佛陀的口氣是訶責的,並不是讚美的。這種安樂的果報,大乘佛法,不把它當作目標,而是當作一種道前基礎,叫作「持戒為本」。

安樂的果報,進一步就是「解脫的功德」。從「安樂的果報」進入到「解脫的功德」,這個根本心態,是從一種「慈悲心」轉成「出離心」。這時候,你必須要有出離的道心,開始修學無常、無我的智慧。

事實上,如果僅只做慈善事業,就不太需要什麼智慧,只要有信仰,你相信善業能夠招感安樂的果報,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,你有這樣的信仰就夠了。換句話說,只要你有善心、有行動,就可以成就安樂的果報。但是,出世間的解脫,那就得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,能夠如實的看到生命的真相,而不是看到假相,是看到假相的背後──真如。

我們的生命是無常變化的,所以在快樂當中,其實是很沒有安全感的;就像你今天和昨天不一樣,由此預知明天和今天,絕對也會不一樣,所以從佛法的無常觀,可以知道生命的軌跡充滿了無數的變數。其實,三界內的每一個眾生,他的心啊,都是沒有安全感的,而且福報愈大的人,愈沒有安全感,因為他知道總有一天,當生命結束的時候,所有的一切都會失去,這種無常的感覺就是苦──「無常故苦」。因為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,所以你的心會不安穩!

雖然無常可以讓我們體會到生命的痛苦,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,沒有自主性──「苦即無我」。

所以從「無常故苦、苦即無我」當中,而證得我空之真理,從人天的安樂,提昇到出世間的解脫;也就是從一種「人天的善法」,而提昇到一種「我空之真理」,這就是所謂解脫的功德。

第三個是本經所要詮釋的,是一種「莊嚴的功德」,不但是從出世間的空性,而得解脫,還創造諸佛無量的功德莊嚴──依報和正報的種種自在跟莊嚴。這是我們大乘佛法最高的境界,追求一種莊嚴的功德!

我們看經文的序分,其實韋提希夫人受到她兒子的刺激,開始對佛陀祈求:『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,我當往生,無憂惱處』。感覺上,她的祈請偏重在離開痛苦,也就是偏重在解脫的功德。但是,佛陀知道她具有大乘種性,所以佛陀為她開顯莊嚴的功德,不但「無有眾苦」,而且還「但受諸樂」。她祈求一種解脫之法,佛陀是給她一種大乘的莊嚴之法。

前面的序分我們已經說過了,韋提希夫人提出了兩個請求:第一個、希望佛陀為她宣說「無憂惱處,我當往生」,是從「果地」的功德來祈求;第二個、她希望佛陀教她「觀於清淨業處」,是指「因地」應該如何來修學。等於是祈求了整個淨土的因果內容:淨土的果地功德,應該怎麼選擇?淨土的因地修學,應該怎麼來修學?提出了這兩個問題。

其實,經文從「正宗分」之後,佛陀都是在回答這兩個問題。

甲二、正說分(分二:乙一、酬二問。乙二、明利益。)
乙一、酬二問(分二:丙一、酬前生處。丙二、酬前淨業。)
丙一、酬前生處

看甲二的「正說分」,分成二分,第一分「酬二問」,酬答韋提希夫人的兩個問題;第二個說明意義。第一分「酬二問」,本經經文主要是在「酬二問」,這當中又分成二段,第一個「酬前生處」,第二個「酬前淨業」。『生處』,就是她想要往生到無憂惱處,這地方是偏重選擇淨土的功德。先看經文第一小段:

放光現剎:
爾時世尊放眉間光,其光金色,徧照十方無量世界,還住佛頂,化為金臺,如須彌山;十方諸佛淨妙國土,皆於中現。或有國土七寶合成;復有國土,純是蓮華;復有國土,如自在天宮;復有國土,如玻璃鏡。十方國土,皆於中現。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,嚴顯可觀,令韋提希見。

這地方,佛陀先酬答韋提希夫人第一個問題:韋提希夫人希望佛陀能為她廣泛的解說、介紹,在這個世界當中,有沒有真正沒有憂愁、沒有苦惱的處所呢?這時候,世尊就在夫人請法之後,在兩眉之間,放出金色的光明,這個光明,普照十方世界,之後又回到佛陀的頭頂。先放光出去,然後再回來到頭頂上。這個光明,變化成一座金色的蓮華臺,這個金臺就像須彌山一樣,這麼高大莊嚴。

這個蓮華臺上,十方諸佛清淨微妙國土的種種莊嚴,就在這蓮華臺當中,次第的顯現。以下,佛陀現出了四種佛國土:一、『或有國土,七寶所成。』韋提希夫人看見這個世界是七寶所成的。二、『復有國土,純是蓮華。』這個國土充滿了清淨莊嚴的蓮華。三、『復有國土,如自在天宮。』這個國土的人民,如自在天宮,那麼安樂。四、『復有國土,如玻璃鏡。』這個國土的整個依報環境,就像清淨透明的水晶所成。

『十方國土,皆於中現。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。』乃至種種的清淨莊嚴國土,都在蓮華臺當中顯現。『嚴顯可觀,令韋提希見。』顯現得非常的清楚,使令韋提希夫人以她的肉眼,看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

關於這段經文值得我們說明的是在「放光」這部分。通常佛陀說法的時候,特別是宣說不思議境之法,佛陀會放光,而且佛放光都是一種表法。比方說,本經佛陀是從眉間放光,眉間當然是指「白毫相光」。白毫,如《觀佛三昧海經》中說:長一丈五尺。但是這個光明,可以徧照十方世界國土,之後又回到佛頂。這表示什麼意思呢?「佛頂」,佛陀最尊貴的就是他的頭頂。在楞嚴經上說,佛陀的頭頂,表示眾生本具、諸佛所證的一念清淨心,也就是我們的「清淨本性」。當然,我們現在已經迷失了清淨本性,因為我們向外攀緣,跟妄想打成一片,所以我們是離家出走,沒有回到自性的家啊!但是佛陀已經把心帶回家,所以將心性圓滿的開顯出來。

那為什麼在顯國土之前,要先表顯清淨的本性呢?這地方我們說明一下:

《楞嚴經》把我們的心,分成了「心性」和「心識」。心性是離相的,是跟「我空、法空」智慧相應的。凡夫的心,不是安住在心性,我們凡夫的心叫「心識」。所謂「識」,是有情感、有執著、有愛取的。這是說明:十方諸佛,剛要開始莊嚴國土,一定要先成就心性,才能夠莊嚴國土。

比方說,我們凡位菩薩,現在去作布施、持戒,我們沒有資格去「莊嚴國土」,我們叫做「積功累德」,我們現在是正在「懺悔業障、積集資糧」。我們現在還在修學中,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薩,他的心性開顯出來之後,才有資格叫做「成熟眾生、莊嚴國土」。

所以這地方-佛的放光,所要表顯的就是:十方諸佛的國土,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?是諸佛在因地的時候,因為一念心性的開顯,用六波羅蜜,稱性起修,才能成就這樣的國土。所以佛從眉間放光,然後再回到佛頂上,這是一種表法,表示十方國土都是「稱性起修」,不是凡夫的攀緣心所能成就的。

當然,有人就會問說:既然清淨國土,是十方諸佛清淨修學所成就的,凡夫的心是有妄想的,凡夫怎麼看得到呢?韋提希怎麼看得到呢?這個問題後文會做解釋,是透過佛陀的神通力加持才看到的。

這段經文是:佛陀先將十方國土的清淨相貌,都從佛頂上的蓮華臺中,顯現給韋提希夫人看。韋提希夫人看了之後,她要做出選擇。因為佛法是先有目標,才有修行過程──以願導行。看下一段文:

專求極樂:
時韋提希白佛言:世尊,是諸佛土,雖復清淨,皆有光明,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。

韋提希夫人看了這麼多的清淨國土之後,她就白告佛陀說:這些國土當然都是清淨光明、莊嚴的,但是我個人的選擇,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所。』

在這段經文當中,韋提希夫人並沒有解釋她為什麼要往生極樂世界,她沒有做解釋,她是看了之後,直接把答案講出來。但是我們看蕅益大師的《彌陀要解》,他有解釋說:十方世界有很多的清淨國土,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偏讚極樂,乃至講完阿彌陀經之後,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,異口同聲,都讚美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?為什麼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佛第一呢?有那麼多清淨國土,為什麼十方諸佛卻教他們國土的眾生,要求生極樂世界,理由在哪裡呢?蕅益大師提出了二個理由:

第一個,從「果地功德」的殊勝來說:諸佛國土都有四土──凡聖同居土、方便有餘土、實報莊嚴土、常寂光淨土。「方便有餘土」以上的這三土,都是攝受聖人,我們就不談。極樂世界的特點就是攝受帶業往生的──「凡聖同居土」,這個最重要!

蕅益大師說:阿彌陀佛國土,尤其是凡聖同居土,它有勝妙五塵,就是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這五塵,特別的殊勝而且微妙。為什麼叫做「勝妙五塵」呢?就是指一個凡夫眾生,即便你是帶業往生,乃至於你是五逆十惡的眾生,往生到極樂國土,你的心跟這個勝妙五塵一接觸,即能圓證三不退。

所謂「圓證三不退」,以判教來說,最少是初地以上,因為你要念不退,嚴格來說,要八地菩薩才有辦法念不退。所以蕅益大師說: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的這些凡夫,是沒辦法判教的,說:「十方國土,無此名相、無此階位、無此法門!」因為你說他是凡夫,他身口意所表現的功德,等同八地以上菩薩;你說他是一個聖人,煩惱卻還沒有斷。所以說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的眾生,怎麼判教呢?沒辦法判教啊!他既不是凡夫,也不是聖人。從他的表現來說,等同聖人;但是他的內心深處,煩惱種子並沒有斷。所以蕅益大師才讚嘆說:「十方國土無此名相、無此階位、無此法門!」

由此看來,極樂世界的殊勝,是針對凡夫來說的。如果你是初地菩薩,去哪個國土都差不多,就不用對你說:「十方三世佛,阿彌陀佛第一!」這句話不適用初地菩薩。但是如果你是一個生死業障凡夫,那就差很多了!你到藥師佛的國土,到普光佛、普明佛、到阿彌陀佛的國土,你選擇適合的國土,對你成佛的速度,那就差別很大了!

因為你是凡夫,你特別需要環境的攝受,聖人的心是無住的,不住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無論什麼環境,對他影響都不大。但是身為一個凡夫,不同的環境,對我們的影響卻差很多。所以身為凡夫眾生,我們的確要慎重選擇一個好修行的國土,這是蕅益大師說的。因為我們的心,還是有所住,選擇一個勝妙五塵的佛土,能令我們圓證三不退,這對我們的成佛,有加持的效果,這是從果地的功德來說。

第二個,從「因地的修學」來說:他說為什麼十方諸佛偏讚極樂淨土呢?因為阿彌陀佛和一般的凡夫眾生,「偏有緣故」──跟我們的緣特別深。因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,絕大部分是為凡夫而發的,不像有些佛陀所發的願,是專門攝受聖位菩薩,「阿彌陀佛四十八願」每一願都是為凡夫而發的,既然是這樣,使令我們容易跟祂感應道交。當然,每一個佛菩薩因地所發的願不同,但是彌陀的願,跟凡夫眾生偏有緣故,所以我們在憶念彌陀功德時,容易產生滅惡生善的效果,這是從因地的殊勝來說。

韋提希夫人她是一個凡夫眾生,因為受到兒子的刺激,心中還是有憂愁、還是有苦惱,心隨境轉,這是標準的凡夫眾生。但是基於這兩個理由,所以在十方淨土,她選擇了極樂世界,的確是正確的作法。看下一段,正式的請示修行的方法,看經文:

乞請淨行:
「唯願世尊,教我思惟,教我正受。」

本經的修行,對於淨土的感應道交,它提出了二個方法:第一個「教我思惟」;第二個「教我正受」。『思惟』,是一種比較散亂心的一種思惟;『正受』,是一種寂靜的正念。所以善導大師把『思惟』判作「散善」,把『正受』看作「定善」,禪定相應的善。這個思惟,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「淨業三福」,它是屬於助行;正受,就是這個地方所說的「十六觀」,它是屬於正修。換句話說,以十六觀為正修,以淨業三福來當助行。這段文,就是佛陀酬答所謂往生的處所。

以下詳細說明:應該如何來修學這個淨業,才能夠成就往生。

丙二、酬前淨業(分二:丁一、三種淨業答思惟。丁二、明十六妙觀答正受。)
丁一、三種淨業答思惟

丙二的「酬前淨業」分成兩段,第一段是「三種淨業答思惟」,第二段是「明十六觀答正受」,這個科判是智者大師做的。

智者大師認為『思惟』是一種散亂心的修學,是以淨業三福為主的,也就是日常生活中,歷緣對境的一種修學。十六觀是必須在佛堂當中,息諸緣務的一種正念的、寂靜的修學;兩個內涵不一樣,一個是歷緣對境修,一個是坐中修。我們先回答三種淨業,來相應於如理思惟。先看第一段:

光照頻婆得道:
「爾時世尊即便微笑,有五色光從佛口出,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,爾時大王,雖在幽閉,心眼無障,遙見世尊,頭面作禮,自然增進成阿那含」

『爾時』就是指韋提希夫人選擇了西方淨土,當作來世往生的目標,這個時候,世尊並沒有馬上回答淨土的修學,而是露出微笑。在經典中,佛陀不會隨便微笑,佛陀微笑當然是有特殊原因的。古德解釋說,佛陀的微笑,主要是針對頻婆娑羅王,因為祂了知頻婆娑羅王的善惡因緣,頻婆娑羅王過去生,因為跟阿闍世王結下生死的業緣,今生來酬償業報,本來是一個痛苦的果報,但是頻婆娑羅王有善根,有善根的人在痛苦當中能啟發道心,反而激發他修八關齋戒、修無常無我觀,使令他今生能夠成就三果,而成為逆增上緣。也就是說:雖然頻婆娑羅王遇上了逆緣,但是他能以善根超越痛苦,所以佛陀露出微笑來安慰他,古德是這樣解釋的。

這時候,佛陀從口中放出青、黃、赤、白、紫五種光明。放出這個光明做什麼呢?照到頻婆娑羅王的頭頂,為頻婆娑羅王加持。

我們都知道世尊這時候是在哪裡?就在韋提希夫人的寮房裡,祂帶了目犍連尊者、還有阿難尊者,飛到韋提希夫人的房間,來為她說法、為她顯現佛土。這個時候,佛陀並沒有馬上回答韋提希夫人的問題,反而是佛口放光,先加被頻婆娑羅王。

但是頻婆娑羅王雖處幽閉,跟韋提希夫人之間有重重牆壁的障礙,得到佛陀的光明加持之後,心眼無障,遙見世尊。他內心的心眼和天眼都打開了,能夠遙遙的見到韋提希夫人房間裡的世尊,就在那裡頭面作禮。當他拜下去的這個時候,當下就任運成就了三果。

由此觀之,這個地方應該是有佛力的加持。從<唯識學>的判教來說,一般凡夫應該先成就初果,但是有一種人例外,聽聞佛法可以直接證悟三果,這種人必須具二種功德:第一個他的智慧善根強;第二個他要有初禪以上的禪定才有可能;如果他只是微弱的未到地定,應該先證得初果。「定力強、善根深」,頻婆娑羅王就是這種根機的人,所以當下證得了三果。三果叫「不還果」,已經不來了,所謂『不來』不是不來人間,因為他還有三惑,不再來欲界受生死,是住在四禪裡面的「五不還天」,在「五不還天」修學。直到斷盡最後的細微上二界見的「思惑」,然後從五不還天跳脫出去,就再也不來三界受生死了,就叫「阿羅漢果」。

這段經文,古德解釋說:韋提希夫人請求佛陀,開示思惟、開示正受,佛陀卻先加持頻婆娑羅王,這是什麼道理呢?這當中有兩層意思:

第一個,因為頻婆娑羅王善根已經成熟。比如前面的受戒、聞法善根成熟,所以佛陀先加持他,令他成就解脫。

第二個,消除夫人心中的罣礙。因為韋提希夫人被關起來之後,她對大王心中有所罣礙,她害怕大王得不到飲食,而受到痛苦乃至死亡,所以佛陀先把頻婆娑羅王先度化了,消除夫人心中的罣礙,使令她能夠專心修學以下的十六觀,是這個意思。

以下,佛陀正式對韋提希夫人開示:

舉果以勸修因:
「爾時,世尊告韋提希,汝今知否?阿彌陀佛去此不遠,汝當繫念,諦觀彼國淨業成者,我今為汝廣說眾譬,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,欲修淨業者,得生西方極樂國土」

這地方,我先把因果說明一下。我們先看極樂世界的果地,『汝今知否?阿彌陀佛,去此不遠。』既然說極樂世界是我們的目標,那麼極樂世界在哪裡呢?離娑婆世界並不遙遠,所謂『去此不遠』,古德有諸多說明。你說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差了十萬億佛土,從「事相」來說,不應該說『去此不遠』,因為十萬億佛土是很遙遠的!一個佛土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,那麼『去此不遠』應該是從「理觀」來說的。換句話說,我們修學的目的,是要往生到極樂世界,那我先要知道極樂世界到底在哪裡?如果你連極樂世界在哪裡都不知道,你要從哪裡下手呢?

其實,極樂世界它存在於兩個地方:

第一個從事相來說:它存在於十萬億佛土之外。
第二個從理觀來說:它存在我們一念心中,我們內心本來具足。

修行一定是用「理觀」來帶動「事修」!如果你沒有理觀只有事修,心向外攀緣,你的心是散亂的,不可能達到一心不亂,你的心散掉了。所以修行人不能老是想阿彌陀佛什麼時候會來?什麼時候能夢到阿彌陀佛?這就不對!你已經向外攀緣了!只要你內心向內安住,好好地依教修學,極樂世界自會然顯現,根本不用去求,因為它本來就存在心中啊!所以佛陀在修行之前,先確定我們修行的處所、道場在哪裡──『阿彌陀佛去此不遠』,修行是修心地法門,就在我們心中!

當我們確定了修行的處所之後,應該怎麼修呢?

『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就』,「諦觀」就是你要很專心的去觀想。本經是以「觀想」為主修,你要如實地去觀想極樂世界清淨的依正莊嚴,這是我們的修行處,這是總說。

『我今為汝廣說眾譬』,為什麼佛陀要譬喻呢?這裡解釋一下:

佛陀在講解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時候,是用譬喻的方式,因為我們凡夫沒有一個人到過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長得什麼樣子,沒有人知道,所以佛陀必須用我們生活當中,已經存在的東西來作譬喻。比方說,佛陀用七寶,極樂世界的宮殿是七寶所成,難道極樂世界的宮殿,跟我們娑婆世界的黃金、白銀一模一樣嗎?不可能!但是如果佛陀不引用我們所知道的,我們怎麼下手去用功?怎麼踏出第一步呢?

因此,佛陀必須先教導我們,用我們所認知的東西,來引導我們去認識極樂世界,這叫「開方便門,示真實相」。先用譬喻來引導我們,也令未來世一切凡夫眾生,欲修淨業者,透過這個譬喻的思惟,而能夠成就淨業,往生到極樂世界。所以我們剛開始是先思惟佛陀的方便門,慢慢慢慢等善根成熟了,極樂世界的真實相,自然會顯現出來。

接著看下一段,正式說明整個淨土宗的道前基礎:

淨業三福:
「欲生彼國者,當修三福,一者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、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,二者受持三歸、具足眾戒、不犯威儀,三者發菩提心、深信因果、讀誦大乘、勸進行者,如此三事,名為淨業 佛告韋提希,汝今知否,此三種業,乃是過去、未來、現在,三世諸佛,淨業正因」

這一段正式回答「教我思惟」。這是修淨土之前,應該有的基礎,就是淨業三福。佛陀說:欲生彼國者,應當先修三種福業以為基礎。

第一個是講到「人天之福」:『一者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、慈心不殺、修十善業。』對於人天之福,佛陀提出了三個主題:第一個是孝順心,第二個是恭敬心,第三個是慈悲心。

孝養父母:孝順心主要的對象當然是對父母,廣泛來說是一切眾生。因為父母對我們有生育、養育之恩,所以我們應該以孝順心來回報父母。對於「以孝順心來孝養父母」,古德解釋,由淺入深有三種差別:

第一種是下品的孝養父母:下品就是指「四事的孝養」。我們對於父母親,衣服、飲食、臥具、湯藥四事供養,讓父母親衣食無缺,這是第一種四事孝養。

第二種是「光宗耀祖」:我們自己「立身行道,不辱所生」,在社會上做一個有用的人,得到別人的讚美,使令我們的祖先因此而得到別人的讚美,這是光宗耀祖的孝養,屬於中品的孝順。

第三種孝順是上品的「諭親於道」:就是我們用善巧方法,引導父母親能夠信奉三寶、修學佛法,而了生脫死,這是上品的孝養,這種孝養是以法供養。

奉事師長:師長有教導啟蒙之恩,所以古德說:「如果沒有世間的師長,則不知禮法;沒有出世間的師長,則不知佛法。」師長有方便力,能夠開導佛法,啟發我們心中的智慧,所以我們應該要尊重師長。

慈心不殺:這個所緣境是廣泛一切眾生。「慈心不殺」除了修慈悲心,《楞嚴經》提出兩點說明,尤其是修淨土的人,第一個不能殺生、第二個最好吃素。我解釋這個道理給你聽聽:《楞嚴經》上說,殺生有兩個過失:第一個、欠眾生的命債,你殺他一命,肯定要還他一命,他絕對不會放過你的。第二個、你說我沒有殺生,我是吃三淨肉。好,那你沒有欠命債,你欠眾生肉債,他的肉也沒有說要給你吃,是你強迫把它拿去吃的,所以你吃牠半斤,將來就得還牠八兩。所以說雖然你沒有直接殺生,但是你吃牠的肉養12290 己,欠牠肉債,因為牠心中對這個肉身有執著,就有業緣在那個地方。因此,我們修淨土宗的人,要做兩件事情:

第一個、要加強跟彌陀的感應,比方說憶念彌陀、執持名號。

第二個、要減少跟娑婆世界的業緣,你跟眾生的生死業緣,結得愈深,臨終就愈難跳脫,因為他不放你!平常你感覺不出來,臨命終的時候,那是算總帳的時候-臘月三十算總帳。雖然說是帶業往生,但是在臨終的時候,也必須先衝破自己的障礙,然後才能接觸到彌陀的光明;如果你本身障礙太深的話,往生可能會有問題。

修淨土法門的人,平常也要拜懺,甚至於如果過去曾經有墮過胎,放蒙山也不可少,這些方便門都不能少。總而言之,你必須要在臨終的時候「願我臨終無障礙」,這是未來努力的一個方向,平常要多拜懺、放蒙山、吃素,儘量不要再跟眾生結惡緣。

嚴格來說,以《楞嚴經》的高標準,你連牛奶也不能喝啊,因為這個也是眾生身體上的一部分,所以你都不能再吃!你可以看看《楞嚴經》,什麼叫做不跟眾生結惡緣?除了牛奶不能喝,連眾生皮毛製成的衣服都不能穿,這個叫做「願我臨終無障礙」,就是要慈心不殺。

修十善業:身三、口四、意三,這是修十善業。當然人天乘主要是以十善業為主,開展出來有三個主軸,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、慈心不殺,這是十善業的三個主軸思想。

第二個:『受持三歸、具足眾戒、不犯威儀。』

所謂「三歸依」,是學佛法的一個基礎。為什麼要修三歸?因為「佛」有說法之恩,「法」有開慧之恩,「僧」有住持之恩;我們的整個修學,必須仰仗三寶的加持。所謂『具足眾戒』,包括了居士五戒、八關齋戒,以及出家比丘、比丘尼戒。然後,身口意要能夠威儀具足。

人天的福業是「十善業」,二乘人的福業是「持戒」。持戒跟修善不同,因為持戒有戒體,所以他的心力強。所謂「戒體」就是一種「願望」,以願力來引導善行,因此他的所緣境廣,能普遍含蓋一切眾生。前面的十善業,也是有對象,他的對象是針對父母師長,有一定的對象,持戒沒有對象。比方說持「不殺生」戒,一切的有情,上至天上的飛鳥,下至地上的螞蟻,都不能有殺生的行為,所以持戒的所緣境廣。其次,他的心力強,所以他的功德超過十善,人天的福業是慈善家,二乘的福業是宗教家,宗教跟慈善最大的差別,就是有「願力」。

世間的善人,不見得有願力,他到菜市場,臨時看到有眾生很可憐,一時生起惻隱之心,把牠救回來放生,那種一時的善念,由於境界的觸動才啟發他的善心。持戒的人,沒有所謂「一時的善」,而是白天、晚上總是想到:一定要誓斷一切惡、誓修一切善、誓度一切眾生。他的願力是超越時空的,由願力所帶動的善法,功德才會大!

希望大家要知道,宗教的修學跟慈善的修學,最大的差別就是:一個是有願力,一個是沒有願力;一個是一時的善心,一個是恆常的善心,功德就差別很大。所以一個是「人天的福業」,一個是「二乘的福業」,不一樣。當然,大乘的福業,它的心胸就更廣大了,我們等下一堂課再說明。
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
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
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

http://www.dhamiufa.org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