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

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3

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導讀
講述者: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
上淨下界法師
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,皆可免費下載
但不得擅自加註、修改、增刪、販售
編輯者:淨願蘭若

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導讀 (第3 /20 卷)



本經的修學宗旨,簡單說就是在這個『觀』字,這是念佛法門中的一種觀想念佛,透過這十六種觀想方法,能夠加強我們對極樂世界堅定的信仰和願力,以達到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的效果。

怎麼觀想呢?本經當中有講到兩種觀法:一種是「事觀」,一種是「理觀」。剛開始是事相的觀察,也就是十六觀中的前十三觀,有三大段的觀察:

首先,先觀察極樂世界的依報環境。我們要往生到極樂世界,它的環境如何呢?本經清楚的講出了四大主題:第一個是「大地莊嚴」,第二個是「寶樹莊嚴」,第三個是「池水莊嚴」,第四個是「蓮華莊嚴」。這四個主題,就是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所受用的環境。其次,觀察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,有三個主題:佛陀的莊嚴、觀世音菩薩的莊嚴、大勢至菩薩的莊嚴,也就是觀想西方三聖的莊嚴。

前面是觀想極樂世界種種的正報、依報莊嚴,觀想成功之後,第三個是屬於動態的。也就是說:極樂世界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?如何跟極樂世界產生一種相互作用,這個很重要!這是臨終往生的一種觀法──觀想你生到極樂世界的蓮華中,先觀蓮華合起來,再觀蓮華開後,見到虛空中西方三聖放大光明,照耀你的身心,當下業障消除、福慧增長-華開見佛悟無生。

簡單的講,我們觀想西方極樂世界,是先觀想極樂世界靜態的依報跟正報,然後再觀想自己的身心世界,跟極樂世界動態的相互作用。

這樣的觀想有什麼的好處呢?其實,這就是一種「淨法熏習」!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所成就的真實功德相,當我們在雜染、不淨的心中,觀想極樂淨土的殊勝莊嚴,以及西方三聖的莊嚴,自然會生起一種清淨的效果。這當中有兩大效果:第一個、淨除業障:能夠把我們過去生所造作的,那些殺、盜、淫、妄生死罪業,慢慢的消滅掉。第二個、生於佛前:這是約臨命終來說,即能感應阿彌陀佛現前,接引往生西方。這就是本經所說的「事相」觀察。

智者大師在《觀經疏》,還提出了「理觀」,就是每一觀都必須配合理性的觀察。關於「理觀」,智者大師作了一首偈頌,整個十三觀,你一定要把這首偈頌,熟記在心,所謂的:『法界圓融體,作我一念心,故我念佛心,全體是法界。』在這一首偈頌當中,有提到兩個重點:

第一個,是引導修行者「云何應住」。我們要永遠記住修行人的安住處只有一個,那就是「向內安住」。極樂世界的功德在哪裡?就在我們一念心性當中,它是自性裡頭本來就具足的。所以我們在修觀時,一定要向內安住,不能被外境干擾,而產生任何的攀緣,這是修觀的第一個觀念。也就是在修觀之前,要懂得安住在──清淨本然、周徧法界的一念心性。先求「安住」,再求「調伏」。如果你的腳跟沒有站穩,那就沒有任何的功德可言。所以安住的時候,是『法界圓融體』,而整個法界功德在哪裡呢?『作我一念心』,就在我的心中。這就是「攝用歸體」。

第二個、依體起用-藉相修心。『故我念佛心,全體即法界。』當我們憶念極樂世界的依、正莊嚴時,就已經進入彌陀的功德法界了!這是從一念心性起觀,所以說是藉相修心。

換言之:在修觀的過程當中,重點不在極樂世界觀察得多清楚,而是從觀想中,你得到什麼樣的啟示?你的內心是不是產生一種嚮往、一種往生淨土的願力。這種心態很重要。這個觀想的目的是什麼呢?就是為了改變我們的心態,透過這個觀想,淨法熏習──把我們貪戀娑婆的心態,改成往生淨土的心態。

如果:你只是把阿彌陀佛觀想得很清楚,信心、願力不足,這叫襌定,跟往生沒有關係!所以在修觀的時候,一定要記住『藉相觀心』,重點不在那些「相」,而是藉那些莊嚴相,來啟發我們往生的願力,這是我們修觀的人一定要清楚的。

總之,這裡的理觀重點:第一個「向內安住」,第二個「藉相觀心」,這兩個道理我們在修十六種觀想時,一定要謹記在心,必須跟事觀配合。透過如理如法的事觀、理觀雙行,我們的心態就會改變。

怎麼改變呢?開始「圓發三心」,這是往生最重要的一個關鍵。本經當中,講到往生的心,是以「三心」來代表:

甲四、觀行轉深─圓發三心

┌┄ 一、至誠心 ┄→┄┐  ┌┄願作佛心┄┐
├┄ 二、深心  ┄→┄┼→┄┤      ├→┄ 求往生心
└┄ 三、回向發願心→┄┘  └┄度眾生心┄┘

為什麼我們臨命終的時候,能夠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呢?必須發三種心:

第一個、至誠心:智者大師解釋說,至誠心是指真實而不虛妄的心。所謂真實的心,智者大師說,就是「正念真如」。也就是仰信我們這一念心性,在凡不減、在聖不增──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。我們一念心性本來清淨,沒有任何相狀;快樂的相狀、痛苦的相狀…都是虛妄不實的。當我們這一念心性,安住在真如,不起任何的顛倒妄想,用這種心來拜佛、念佛,這個叫做「至誠心」。「至誠心」其實就是一種智慧的心。臨命終時,你能真實的安住真如,不隨順攀緣心而轉,就叫至誠心。

第二個、深心:何謂深心?智者大師說:「佛果深廣,發願祈求成就。」意思是說:十方諸佛有無量的功德莊嚴,希望我也能一一成就。深心,就是一種好樂修學功德之心。前面的至誠心是一種「智慧」之心,這是一種「福德」之心。

第三個、迴向發願心:這是一種大悲心。真實的回向發願,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,都能求生淨土。

從這裡我們可以明確的知道,臨命終時,必須以智慧心、福德心跟大悲心,三心結合,來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、來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。所以曇鸞大師解釋這三心,把它匯歸成兩種:一種是「願作佛心」,這是偏重於智慧跟福德,一種上求佛道的心。第二個是「願度眾生心」是大悲心。依止這兩種心,而發起真正求往生的心──為菩提道求生淨土。

本經很強調一個觀念,就是說:你能不能往生,跟念佛多少,沒有直接關係,關鍵是在「能念的心」──你念佛的心態很重要!如果你用貪戀娑婆的心來念佛,這個佛號就變成人天的福報,所謂「諸法無性,境隨心轉。」你的心才是主導者!所以在整個修觀過程當中,就是不斷地調整我們的心態。

接著看下一科:「甲五、臨終正念--成就九品」:

      ┌┄上品上生→┐
┌┄上輩觀┄┼┄上品中生→┼┄→┄ 遇大凡夫
│     └┄上品下生→┘
│     ┌┄中品上生→┐
├┄中輩觀┄┼┄中品中生→┼┄→┄ 遇小凡夫
│     └┄中品下生→┘
│     ┌┄下品上生→┐
└┄下輩觀┄┼┄下品中生→┼┄→┄ 遇惡凡夫
      └┄下品下生→┘

透過三心的修學,我們可以將往生淨土的人,分成九品;九品當中,又分成上輩、中輩、下輩三類。

這地方,善導大師將「上輩的三品」,判為是「遇大凡夫」──這種人具足了三心。所謂「三心」就是「菩提心」,具足三心的菩提心,而且廣修菩薩的一切善行。換句話說:不但三心具足,而且福德資糧也具足。這是屬於上輩往生的。這裡是指凡夫,沒有說是聖人,所以三輩九品全部都是凡夫。

其次,「中輩的三品」,是「遇小凡夫」──是說這個人的三心不具足,缺乏大悲度化眾生的心,但是臨終之前,遇到善知識的開導,迴小向大,因為還有小乘的習性,所以是中輩往生。為什麼有些人往生極樂世界,證得小乘的果位?就是因為過去小乘的種性還存在,所以先證得小乘果。

最後,「下輩的三品」,是「遇惡凡夫」。事實上,一般人對於下輩往生,都會感興趣,這種人是怎麼回事呢?雖然他有堅固的大乘善根,但是也有過失。也就是善根當中,還夾雜著罪業。但是,這個人臨命終時,智者大師說他遇到了兩件事:

第一個、為苦逼迫:我們都知道有善根跟沒有善根的人,平常看不出來,但是遇到逆境的時候,他的善根受到刺激,會生起出離心;沒有善根的人,遇到惡境的刺激,他會自暴自棄。所以這個有大乘善根的人,雖然有殺盜淫妄的過失,但是臨命終時,遇到痛苦的逼迫,激發他出離的善根,這是第一點。

第二個,此遇善人:是說這個人因為遇到了大乘善知識的開導,善巧的把他的大乘善根慢慢地啟發起來 所以臨終的時候,他就能夠提起正念,帶業往生。這是「遇惡凡夫」,是有大乘善根的惡凡夫。

由此可知,淨土宗確實是他力法門,極樂世界的功德不是我們修來的,不是以修多少布施、持戒、忍辱這些資糧來判教。因為你往生到極樂世界七寶池、八功德水,沒有一樣是我們修來的,那完全是彌陀本願功德所成就的;所以關鍵是在感應道交。你感應彌陀一分,你就有一分的功德,你感應彌陀三分,就有三分功德。關鍵點就是:你態感應的心力有多強!

修學淨土宗的人,心中的「願力」很重要!在念佛的過程當中,培養一種堅定的願力──以願導行;這個行又能加強你的願力。

大乘經典上說,一個念佛人跟一般世間人,最大的差別在哪裡?世間人也修善,我們也隨喜一切善,但世間人沒有發願,我們淨土宗的人──「是人臨命終時,一切諸根悉皆散壞,一切威勢悉皆退失,一切珍寶不復相隨,一切眷屬悉皆捨離,唯此願王不相捨離,於一切時引導其前,即得往生極樂世界」。因此,我們在培養願力的時候,養兵千日,用在一朝,每一次都要憶念自己的願力,一定要遵守自己所發的願,等到臨命終時,這個願力就會表達出來,不會讓我們失望!

很多人修行,心中沒有發願;沒有發願,你的修行就沒有強大的引導力,就很難抗拒阿賴耶識的生死業力。我們要知道,「隨業往生」跟「隨念往生」最大差別在哪裡?這個『念』到底是指什麼呢?當然是包括了信仰和願力,但主要是在「願力」──就是你往生的願力。

臨命終時,如果你的願力沒有現前,那你就作不了主,會被生死業力牽著走。而這個願力是怎麼來的?就是從你平常事觀、理觀,點點滴滴的觀察,來加強你的願力呀!等到臨命終時,那個願力就會表現出來──「為菩提道求生淨土」的願力,這個時候就會現前,引導我們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,是這個意思。這就是我們所說的「藉事修心」的整個思想。

看下一段,第三大段的「隨文釋義」,正式解釋經文。
甲一、序分(分二:乙一、證信序。乙二、發起序。)
乙一、證信序

【標聞說時處】如是我聞,一時,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。
【引大眾同聞】聲聞眾-與大比丘眾,千二百五十人俱。
【菩薩眾】菩薩三萬二千,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。

序分當中分兩科:第一科「正信序」,第二科「發起序」。「正信序」又叫「通序」,是通於佛所說一切的經典。每一部經為了取信於後人,都必須說明這部經的六種成就;具足這六種成就,就可以證明這部經是佛說的。

第一段「標聞說時處」:『如是我聞,一時,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。』這一段經文,先標出五種成就:「信、聞、時、主、處」。

一、『如是』是指「信成就」:「如」,意謂「恆常不變,真實不虛」。是說以下所說的道理,真實不虛,永遠都不會改變的。

二、『我聞』是指「聞成就」:這個道理是怎麼來的呢?『我聞』。「聞」是指阿難尊者親耳所聞。標出「我聞」的意思是說大乘佛法是有師承的,不像外道。

注釋<唯識三十頌>的<成唯識論>有說到:外道有很多道理,是在打坐當中看到的境界。好比說在禪定當中,看到牛升天了,以為牛能升天,就持牛戒、持狗戒…完全都是自己打妄想、想出來的。所以外道的道理沒有傳承。佛法就不是這樣了。佛法的真理,一定是由諸佛出世宣說,經弟子們的口耳相傳留下來的。所以『如是我聞』這句話,表達了大乘佛法是有傳承的。

三、『一時』是指「時成就」:這是指時間。因為來參加法會的人很多,有人、天人、鬼道、蟒蛇…每一道眾生時間都不同。所以以「一時」來表示一種「師資道合」──當說法者和聽法者,兩個因緣成熟時。本經按古德的推論,應該是在釋迦牟尼佛晚年時宣說的,也就是在七十歲以後宣說的。

四、『佛』這是「主成就」:我們的本師釋牟尼佛,就是這部經的主講者。

五、『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中』這是「處成就」:一般稱做「靈鷲山」。佛陀有兩個地方講經次數最多,一個是給孤獨園,一個是靈鷲山。

以上是五種成就。再看「眾成就」,與會大眾有哪些呢?

『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,菩薩三萬二千,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。』同聞的大眾有兩類:第一個是聲聞眾,第二個是菩薩眾。聲聞的比丘有千二百五十人俱,這是固定聽法的常隨眾,不論佛陀走到哪裡,這些僧眾都一直跟隨著佛陀。另外臨時來參加聽法的,就是菩薩眾,有三萬二千之多,以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法王子,為最上的首領。

本經的「正信序」──在六種成就當中,其中「時」和「處」,這兩個成就很特別。其實,本經佛陀同時宣說了兩次。經文裡面有講到,因為韋提希夫人被關在王宮裡面,沒辦法出來,佛陀就帶目犍連尊者、阿難尊者,到王宮為韋提希夫人說法。所以第一次的當機眾,除了目犍連尊者、阿難尊者、韋提希夫人,還有五百個侍女。佛陀第一次宣說是這樣的因緣。

講完之後,回到了靈鷲山,佛陀要阿難尊者,為這些大比丘眾、菩薩眾,再宣說一次,所以本經總共說了兩次。這是記載第二次說法,時間和空間的情況。

乙二、發起序(分二:丙一、正明殺父。丙二、明欲害母。)
 丙一、正明殺父

「發起序」又叫作「別序」。每一部經的說法因緣不同,它是發起佛陀宣說本經的個別因緣,所以叫「發起序」。這一科有二段:第一段是「正明殺父」,第二段是「明欲害母」。因為阿闍世王想殺害父親,又要殺害母親,這樣惡逆的因緣,而發起本經的因緣。先看殺父的因緣,總共有四小段,看第一段經文:

【為子幽禁】
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,名阿闍世,隨順調達惡友之教,收執父王頻婆娑羅,幽閉置於七重室內,制諸群臣,一不得往。

「爾時」,就是前面說的「一時」,佛陀說法因緣成熟的時候。當時在摩伽陀國的首都-王舍城,國王是頻婆娑羅王。頻婆娑羅王有一個太子,名字叫「阿闍世」。「阿闍世」翻成中文叫做「未生怨」,就是他還沒有出生之前,跟他的父親曾結下了怨結。這是怎麼回事呢?印度有一個習俗跟中國很像,小孩子一出生先算命;那算命看了阿闍世,就說這個小孩長大之後,一定會殺害他的父親,做出這樣的預言。所以頻婆娑羅王聽了之後,非常害怕,也非常生氣,就叫人把阿闍世從樓閣上摔下來,要把他摔死。但是阿闍世是有大福報之人,沒被摔死,僅斷了一根指頭。他的母親韋提希夫人,就不忍心,趕緊把他抱起來,把他扶養長大。因為他從小被算命──他未生之前就跟他的父親有怨恨存在,所以叫「未生怨」。

阿闍世在做太子的時候,發生一件事情,就是「提婆達多」出家之後,不修正法、不修止觀,喜歡修神通。但是目犍連尊者、舍利佛尊者…所有的比丘,都不教他。所以提婆達多就去找阿難尊者。阿難尊者是他的親弟弟,在他的請求之下,阿難尊者就起了慈悲心,教授他神通。學會了神通之後,提婆達多尊者就起高慢心,認為自己可以取代佛陀了,於是就運用神通力,去迷惑阿闍世說:世尊已老應當退位,由我來做新佛;老王也是年邁,應該由你來做新王。新王護持新佛,這樣不是很好!所以就慫恿阿闍世太子,推翻他的父親,取得權位。

這個地方,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緣,為什麼他能夠說服阿闍世去殺害他父親呢?因為提婆達多如實的告訴阿闍世,說他父親在他剛出生的時候,就從樓上把他摔下來,準備要害死他。阿闍世聽了之後,起了怨恨之心,所以他就把他的父親(頻婆娑羅王)抓起來,關閉在有七重的室裡。所謂「七重」就是有七道門禁,非常嚴密的深宮之內,而且規定所有的臣子,都不能去探親他,目的就要餓死頻婆娑羅王。

到底阿闍世王跟他的父親頻婆娑羅王,過去生曾結下什麼怨恨?我們說明一下:

其實,頻婆娑羅王前生也是一位大國王,有一天他在森林中狩獵,他的狩獵技術非常的好,但是這一天,卻沒有狩到任何的動物,他就惱羞成怒,非常生氣。剛好在樹下,看到一位修行人在打坐。他就把怨氣,發在這修行人身上,「就是你在這裡打坐,所以我整天都沒有狩到動物!」就叫士兵打這個修行人,把他給殺了。這個仙人臨死之前說:「王啊!無故殺我。我來世必當報仇!」他說我在這地方打坐,也沒有招惹你,你無緣無故把我殺了,來世我一定要報此仇。

我們都知道:誓願的力量是很大的,不管你是發好的願,還是發壞的惡願。因為他的咒願是來生要報仇的,所以有願就有緣!我們講「諸法因緣生」,其實你發了一個願,就是一個緣,因此構成父子的因緣,也就構成了未生怨。所謂內因外緣──提婆達多的挑撥,是一種助緣;但是他的內因,上輩子就結下那個惡因緣。

這是講到阿闍世王殺父的過程,先把國王關閉起來,然後斷絕一切的飲食。接著看第二段:

【夫人奉食】
國太夫人,韋提希,恭敬大王,浴清淨,以酥蜜和麨,用塗其身;諸瓔珞中, 盛蒲萄漿,密以上王。

但是國王有一位夫人,就是他的王后叫「韋提希」,雖然國王被抓之後,已經失去了整個大權,可是韋提希對於大王,不因為權勢的關係,還是心存恭敬。因為她平常對大王很恭敬,即便他現在變成了階下囚,她內心對大王的恭敬,並沒有改變。於是她就每天把自己的身體洗乾淨,而且以奶酥、蜂蜜和炒熟的麨,塗在她的身上。

也就是她準備了三樣東西:第一個就是『酥』,酥是牛奶煎成的乳酪,非常營養。第二個『麨』,這是五穀磨成粉,然後再用乳酪把它炒熟,最後再用『蜂蜜』調和成麵餅。塗在身上,衣服穿起來,別人就沒有看到。也打開她身上的瓔珞掛飾,在這當中盛滿了葡萄漿,秘密的送給大王食用。

因為頻婆娑羅王被關起來的時候,阿闍世王只命令一切的百官,不准會見大王,但是並沒有禁止王后去會見大王,所以王后可以自由出入,因此就私底下提供國王飲食。

【聖為說法】
爾時大王食麨飲漿,求水漱口。漱口畢已,合掌恭敬,向耆闍崛山,遙禮世尊,而作是言:「大目犍連是吾親友,願興慈悲,授我八戒!」

大王吃了韋提希夫人的麨和漿之後,為了表示恭敬,他就求水漱口。我們佛弟子要做功課之前,吃了東西都要先漱口,表示恭敬。漱完口之後,合掌、恭敬,向靈鷲山遙遙地禮拜世尊,而且講出他心中的話,說:「大目犍連尊者,他是我平日最親近的善知識,希望他能夠以慈悲心,來為我授八關齋戒!」他這個時候,想求受八關齋戒,心中有這樣的期望。

時目犍連如鷹隼飛,疾至王所;日日如是授王八戒。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,為王說法。

這時候,頻婆娑羅王被關在七重室內,只是想要求授八關齋戒,但事實上,有兩位尊者來,一位是「授戒」,一位是「說法」:

那麼,目犍連尊者『如鷹隼飛』,鷹隼就是老鷹,這是形容尊者的飛行神通極速,很快就飛到王宮。天天來為大王授八關齋戒。八關齋戒是一天一夜受持的戒法,早上受戒,隔天明相出來(天亮了),戒體就自然失掉,然後再重受一次,天天如此。但是,除了天天為他授戒,世尊同時派遣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尊者,每天來為他說法。

從經文來判斷,應該是為他說小乘的無常、無我道理。因為到後文,頻婆娑羅王是證得小乘三果「阿那含」;所以應該是為他說聲聞人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的苦諦,是從苦諦切入無常、無我。

這是講到頻婆娑羅王被關之後,發心受八關齋戒,而且聽聞無常、無我的道理。使令他明白這個道理,思惟自己的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都是無常變化,完全受業力的主導,沒有辦法作主的。

【法食延壽】如是時間,經三七日,王食麨蜜,得聞法故,顏色和悅。

這樣的因緣,經過了三七廿一天。大王因為得到韋提希夫人的麨蜜,來滋養色身,又有受戒、聽聞佛法,來滋養他的內心世界。所以他的身心,特別地和順,也非常的喜悅,表示他的心情很歡喜。

在這段「序分」當中,說明阿闍世王害父的因緣,啟發了頻婆娑羅王修道的善根。古德說從這段經文,我們可以得到二個啟示:

第一個、顯發娑婆世界-五濁惡世多諸惡緣。

我們今天生長在末法時代,有一個很大的問題,如果你想繼續在三界中輪迴流轉,你要知道在正法時代、像法時代,修習善業,一定是得到善的、快樂的果報,沒有什麼障礙,因為惡因緣少。但是越到末法時代,雖然你的福報,會帶給你快樂,但是你要注意一點:

娑婆世界的福報,到了末法時代,多帶有業障,障礙特別多──快樂當中,有諸多的不如意!

好比:以頻婆娑羅王來說,身為國王,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想害他。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去留意:不要以為你福報大就沒有事!因為末法時代,人跟人之間的問題很嚴重,對立、仇恨心越來越嚴重。你的福報無法完全保護你,就是變成快樂中夾雜著障礙。末法時代的快樂,是一種障礙因緣,正如佛陀說的「一個甜美的食物,夾雜著毒藥」,越到末法,毒藥的比例就越來越重,因為人心都變得邪惡了,所以在五濁惡世,多諸惡緣。

第二個、顯發眾生是以苦為師。

這是說:身為娑婆頻婆娑羅王,你看他學佛這麼久,也沒有說要受八關齋戒,因為生活太安逸了。等到他兒子要去傷害他,他的第六意識跟「苦受」一接觸,讓他對苦生起出離之心,才來求受八關齋戒。所以說痛苦的因緣,往往就是修行的一個增上緣-以苦為師。如果沒有受到這些痛苦的刺激,他也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力量,來受持這些戒法。

這地方是講到阿闍世王本來要害他父親,結果反而使令他的父親,因為這個因緣而成就了三果,這是講這部經的第一個因緣。

再看第二段。真正的發起序,其實不是阿闍世王要害他父親,真正發起本經的因緣,是阿闍世王想害他的母親,才啟發佛陀說法。當阿闍世王要傷害他父親時,佛陀並沒有現前為娑婆頻婆娑羅王說法,佛陀是派富樓那尊者去為他說法。但是韋提希夫人不同,她有大乘善根,所以佛陀親自來說法。因此,本經真正的發起因緣,是在第二段。阿闍世王害了父親之後,接著想要害母親,才引生佛陀說法。看經文:

丙二、明欲害母

【欲害母】時阿闍世問守門者:「父王今者猶存在耶?」 時守門人白言:「大王!國太夫人,身塗麨蜜,瓔珞盛漿,持用上王;沙門目 連及富樓那,從空而來為王說法,不可禁制。」

時阿闍世聞此語已,怒其母曰:「我母是賊!與賊為伴;沙門惡人,幻惑咒術,令此惡王多日不死!」即執利劍,欲害其母。

這時候,阿闍世來問守門人。這個『時』是什麼意思呢?是說:阿闍世王把他父親關了二十一天之後的某一個時間。因為他想這個人二十一天沒有吃飯,又沒有喝水,一定會死的。所以就問說:「我的父親壽命還在嗎?」再確定一下。這個守門人就如實地回答,講出了二個重點:首先說王太夫人,每天以身體塗麵餅,還有在瓔珞當中盛了葡萄汁,秘密的送給國王吃。其次,目犍連尊者跟富樓那尊者,每天從虛空以神通力飛來王宮,為國王說法。這二個人,我都沒辦法去阻止,為什麼呢?第一個王太夫人,大王也沒有說過,禁止王太夫人進來;第二、沙門有神通力,我也沒辦法禁止。所以守門人,只好把這些事情,據實的稟報阿闍世王。

阿闍世王聽了之後,非常生氣,就對二個人生氣:第一個罵她的母親是『賊』。為什麼她是盜賊?因為他父親頻婆娑羅王是賊,她跟盜賊為伴,所以也是盜賊。第二個罵沙門是惡人,用幻化的咒術,來迷惑人間,使令國王餓了二十一天,還沒有死。他這時候一發怒,就手持利劍,往他母親的宮殿走去,想要殺害他的母親。

我們都知道前面的經文──當阿闍世王要害父親時,並沒有太多人反對,因為他們過去生本來就結了惡緣,所以在二十一天當中,也沒有人勸諫他。但是他要殺害母親這件事,就嚴重了!因為印度是一個父權的社會,母親並沒有任何的權力,所以父親對於子女的愛,是有偏私的。只要能夠繼承王位,能夠為他打天下,父親對這個子女,就有多分的偏愛,所以父親的愛,在古時候是有所偏私的。但是母親不同,因為母親什麼權力都沒有,對子女的愛,是平等無私的,所以殺母親極度不合理,因此引起朝野大眾的共怒!
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
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
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