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

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2

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導讀
講述者: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
上淨下界法師
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,皆可免費下載
但不得擅自加註、修改、增刪、販售
編輯者:淨願蘭若

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導讀 (第2 /20 卷)



淨土宗的修學,它是一種本尊相應的法門,所開演出來的就是「他力門、果地教」。換句話說,我們所有的一切修行功德,包括今生的安樂、包括來世的解脫,完全是來自阿彌陀佛本願的攝受。那我們要做什麼事呢?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夠了,那就是:想辦法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!使令這一念心能跟阿彌陀佛的心──心心相應、感應道交。就做這件事情,而不是要你去修種種波羅蜜。也就是:我們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心,要能夠相隨順。

彌陀的心是寂靜的,你的心是散亂的,怎麼感應呢?彌陀的心是正念的,我們是顛倒的,又怎麼感應呢?所以當你的心極度散亂、起顛倒時,你說你看到了佛、佛陀現前了,那你要小心了!沒有一尊佛會在你起顛倒、散亂的時候現前。這時候,你的心跟佛的心是不相應的──你的心攀緣娑婆,阿彌陀佛安住在極樂,怎麼可能感應呢?所以才說,感應道交必須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,就是你的信心、願力,要有充分的準備!

其實,我們不一定要斷煩惱,帶業往生是不用斷煩惱的。但是臨命終的時候,必須把心調整到最佳狀態──「心不貪戀,意不顛倒」-正念分明,這就是感應道交。雖然我沒有辦法斷煩惱,但是我可以將我的心態,調到跟佛的心態相隨順,這樣才能帶業往生。

所以臨命終時,你的煩惱不能活動,所謂「帶業往生」是以正念往生的;當一個人起顛倒時,阿彌陀佛沒有辦法跟你感應道交。所以臨終的時候,必須把你的心態,調到厭離娑婆、欣求極樂,調到一心歸命阿彌陀佛,那就可以往生了。

要知道:淨土宗不是以「斷惑證真」往生的,是以「正念」往生的,這叫「隨念往生」。雖然說我的煩惱還沒有斷,但是我煩惱不活動。古人講:帶業往生,只能帶「種子」不能帶「現行」;煩惱的活動會破壞你的心態、破壞你的正念,你就不能往生了。

因為:你是用心力來帶動佛力!

在修止觀的過程當中,關鍵不在你看到了七寶池、八功德水,而是當你看到這些意境之後,如何去培養你歸依的心。好比說:極樂世界的蓮華很莊嚴、怎麼樣…然後呢,就沒有了。應該是把這些莊嚴,會歸到你對阿彌陀佛的歸依。因為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,所以我要往生。必須要「藉相修心」,依十六觀經的教法,觀想變現西方極樂世界莊嚴,然後培養一種歸依的心,這樣就對了!

所以在修止觀之前,智者大師要我們先做好心理建設,為什麼要修觀呢?這叫「託境修觀,佛相乃顯」,假藉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相,啟發我們對彌陀強烈的歸依,讓我們放棄對娑婆世界的貪戀,完全是為我們臨終正念做準備。所以在修觀的時候,最後的會歸處,整個十三觀之觀想念佛,思想的導向,就是:為了培養一心歸命。

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說:『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…』根據這一願往生的念佛人,善導大師解釋說,偏重在『至心信樂』。你對阿彌陀佛有強烈的信仰:相信自己是生死罪惡凡夫,沒有出離的因緣;相信阿彌陀佛廣大的四十八願,一定可以救拔我,所以對阿彌陀佛一心歸命通身靠倒。臨終時,以強烈歸依心,持名十句佛號,這『十句』只是一個概念,不是剛好十句,意思是「念念相續,乃至淨業成就。」『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,唯除五逆,誹謗正法。』這種人對於彌陀信仰特別強烈,他完全是仰賴佛陀的功德,而往生的。

其實《佛說阿彌陀經》比較偏重在第十八願;《無量壽經》和《觀經》,就有一點偏重淨土的莊嚴。再看第十九願:

『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發菩提心,修諸功德』,這是指一個大乘行者,他有「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」的願力,而且還付出行動,修諸功德。包括了善業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…也包括了正念的止觀修法。但是這個地方偏重於「止觀」,特別是觀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相。他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之後,考慮到五濁惡世的問題,所以「為菩提道,而發願求生淨土」;『臨壽終時,阿彌陀佛一定與大眾圍繞,現在其前,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』所以他在修觀的時候,是專觀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,就是偏重於-淨土莊嚴。本經是偏重在第十九願。

當然,我們可以兩種兼修。所以蕅益大師提出一個觀念說:「持名為正行,以觀想為助行」。因為修觀想可以提醒自己,培養對極樂世界歸依的心,當佛號提起來的時候,就能夠以這種強烈的堅持,去抗拒你的妄想。佛號是要堅持的──「不能念要它念,不能專要它專」,這堅持的動力,來自於你對彌陀的歸依。

有些人臨終的時候,沒有辦法堅持念佛-心隨妄轉。這是為什麼?因為平常的心理準備功夫不夠,只是念佛,缺少歸依的心,沒有強烈的歸依感。本經的所觀境,就是觀想整個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,因此而產生強烈的往生願力,這是我們要清楚的。

繼續看下面的解釋經題:

經題講到『觀』有兩個重點,第一個是「安住」的問題,第二個是「調伏」的問題。

一、本經的十六種觀想,是以何為住?以一念心性為住-莫向外求。

二、其次,應當如何調伏對娑婆世界的貪愛呢?是以淨土的莊嚴為所觀境,來「厭離娑婆、欣求極樂」,調伏我們對三界的愛取。

最後看通題「經」字,有兩個意思:第一個梵語「修多羅」,叫「契經」;上契十方諸佛實相之理,下契眾生差別的根基,叫做『契』。

這部經的經題,有兩個字是重點:第一個是「佛」,是指能說法的人,這個也很重要;不同的說法主,修行的份量就完全不同。第二個是「觀」,我們怎麼修觀呢?就是觀佛的境界。這是整部經的兩個主題。看經文大意:

貳、經文大意(分五:甲一、逆緣觸動令生欣厭。甲二、道前基礎淨業三福。甲三、端身靜坐正修止觀。甲四、觀行轉深圓發三心。甲五、臨終正念成就九品。)

甲一、逆緣觸動─令生欣厭

      (了境)   (思量)   (異熟)

     ┌→【受】─┐
【色】──┤     ├──【行】────【識】───┐
 ↑   └→【想】─┘               │
 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 
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

在進入經文之前,先將這部經的結構,分成五段來說明:

「甲一、逆緣觸動--令生欣厭」,這部經是在什麼因緣下,觸動佛陀來講這部經。

「甲二、道前基礎—淨業三福」,這是在講修行,修習止觀之前,需要什麼準備工作;好比蓋房子,地基要先蓋好,才能建上面的樓閣。那麼,基礎準備好了之後,應該怎麼修呢。

「甲三、端身靜坐--正修止觀」,這是講正修。

以上都是在講因地。當我們如法依教修學,會有什麼功德呢?有兩個功德:

「甲四、觀行轉深--圓發三心。」前面說的─「藉境修心」,最後是成就你的至誠心、深心、回向發願心,以這三種為功德。借助這個相來修止觀,修過之後,放下一切相,你的三心就現前。這三心有什麼利益呢?依此三心的淺深而分出九品,也就是「九品往生」;智者大師是以三心,來判定三輩九品之位次。這是整個經文的結構。

首先介紹「甲一、逆緣觸動令生欣厭」:

「諸法因緣生」,佛陀說法也是要仗緣而生,就在這時候,摩竭陀國韋提希夫人的兒子「阿闍世王」,對他母親的忤逆因緣。韋提希夫人一生都很順暢,因為她是國王的夫人,處在榮華富貴當中,突然遇到他的兒子,想要對她的忤逆致死,所以讓她產生一種出離的念頭,就說:「佛陀啊!現在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,多不善聚,有很多令人苦惱的地方。希望佛陀能為我宣說無憂惱處,令我不聞惡聲、不見惡人。」由於她希望能往生到一個沒有苦惱的處所,所以引發佛陀宣說本經。

所謂「逆緣觸動」是什麼意思呢?我們先看圖表:凡夫整個生命的流轉因緣-生死流轉。為什麼凡夫死了之後,又會在三界投胎呢?「諸法因緣生」,到底是什麼因緣呢?凡夫的生死流轉,首先是從五蘊當中的『色蘊』,我們由於過去的業力,而顯現今生的色;這個「色」是指一切外在的環境,比方說你今生會做誰的子女、會跟誰結婚、誰當你的子女…答案只有一個──「萬般皆是業,半點不由人」。

佛法認為事出必有因,他今天跟你有什麼樣的關係,一定有它的根本原因,就是「業力」。所以對於今生外在環境,我們沒有說話的餘地。只要跟「結果」有關係的,我們都沒有說話的餘地。但是過程中--用什麼「心態」來面對,這是我們可以決定的!

接下來是『受』,我們內心的活動,第一個就是受,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,生起──感受。如果善業力強,一生當中,快樂的時間多,如果是罪業重,一生當中,就經常覺得悶悶不樂,也不知道為什麼,就是常常出現苦受,這是因為過去生罪業比較重,善業力薄弱。所以「受」是一種直接的反應,很難改變「受」,就算修行也沒有辦法改變「受」,因為這是在還債-酬償舊業。

下一個是『想』,這個就很重要了。「受」是沒有相狀的,「想」可以把感受轉成相狀,意思就是:於境取相,然後施設名言。先把這個相狀變現出來,然後在相狀裡面出現很多的想像,施設名言,這個是想蘊。

再下一個是『行蘊』,這就嚴重了,也就是一種「取著」。生命的推動力,以<唯識學>說就是行蘊-念念相續,無有間斷,相續心。所以《大乘起信論》上說,修行是要斷相續心──斷除對娑婆世界的相續心、那一份的取著心。

舉個例子,比方說: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錢,這是他過去生慳貪,因此今生招感貧窮的果報。貧窮本身沒有對錯,果報不論「善、惡」,只論「苦、樂」,所以說貧窮是一種痛苦的果報,但它不是罪惡。問題是:我們對貧窮起了顛倒心;你因為貧窮而產生苦受,苦受之後你就產生錯誤的想像──為什麼我這麼貧窮、他那麼富貴,你就開始去追求;等到你得到了金錢啊,感覺很快樂,這時候你對金錢,就會產生美好的想像:金錢,實在是大功德的境界,能讓我產生安樂!

其實,真正讓你得到快樂的,是你的「善業」,金錢只是一個助緣而已,當你福報享盡的時候,錢再多你也不快樂;外在的環境,畢竟只是助緣,真正能讓你身心感到快樂,是善業力!但是一般人看不到這個善業力,只看到外表的環境,所以想久成「思」,就對金錢產生執著。我們過去,曾經因為擁有金錢、溫情…這些東西而快樂,我們人生當中,因為很多的感受經驗,而產生很多錯誤的想像,最後累積變成對三界一種執取,而「行蘊」就是執取──一定要得到自己想得到的!

《楞嚴經》說到妄想有多可怕啊,我們一天打多少妄想!?幾十億、幾千億個妄想,這些妄想你都會去實踐嗎?未必,是不是?但是當你的「妄想」跟「執著」結合一起,這件事情你就一定要去做──「住」,心有所住。

當你的心住在妄想,你對妄想產生執取的時候,這個妄想就會變成行動。所以說「行蘊」也是妄想打久而來的啊!所以在我們生命當中,跟了生死最有關係的,就是:你要改變你心中的執取!

我們過去在三界當中,累積太多的生命經驗,尤其是對於「快樂的感受」,我們最容易產生顛倒的執取。因為它讓我們產生快樂的感受,就會誤認這就是我們的依止處了,就產生貪愛的想法,最後產生一種堅固的執取,一定要再得到它!

這是什麼情況呢?佛陀說:它就像一個小孩子,看到刀上的蜂蜜,欸,去舔這蜂蜜的時候,感覺很甜啊,但是忽略了那鋒利的刀口,會把他的舌頭割傷。

意思是說: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很痛苦,任何人都有痛苦;如果讓你的生命再來一次,不要說生三惡道,也沒有幾個人願意再來一次,是不是?但是為什麼,你來生還會再來,為什麼?就是因為我們在三界當中,有很多美好的快樂回憶,這些回憶我們給它太大的力量,由此而產生取著。就好比看到刀上的蜂蜜,卻不知道所要付出的代價有多高,這就是執著娑婆世界的顛倒相!

換句話說,在生經驗當中,雖然有些快樂的感受,而這些感受,讓我們忽略:為了追求這種三界五慾快樂,所付出的痛苦,以及生死疲勞。

事實上,眾生生死的大問題,就在這裡,就是由於錯誤的『想像』,產生錯誤的『執著』,而『行蘊』是最可怕的,把它儲存成『阿賴耶識』,最後再變現『果報』,構成了生死輪迴。所以真正的問題出在哪裡呢?「受」跟「想」。因為我們太重視自己的感覺—喜歡跟著感覺走。

在修行當中,必須把你的想像,從感受中跳脫出來;因為感受所帶動的想像,往往是顛倒的。所以楞嚴經說:六根是我們最大的騙子!你眼睛看到的、耳朵聽到的,通通跟佛法講的事實不合!

六根向外攀緣,正是生死流轉之本!

應該是用「想」來學習經典,再去思惟無常、苦、空、無常的道理,而厭離娑婆;思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,而欣求極樂。所以在整個修行當中,當然就要善用第六意識的『想蘊』。

我們現在的「想蘊」,完全被「感受」誤導了。如果你的修行,只是為了求來生的安樂,那就算了;如果你真的想要走解脫道,臨終要保持正念,那麼六根帶給你的感受,你必須慢慢脫離,不能再說「我喜歡什麼」,要說「我應該怎麼做」。

好比我們做定課,修行人訓練「心」的第一步,就是定課。時間到了,是拜八十八佛的時間,雖然我的心情很不想拜,你會怎麼做呢?跟著感覺走嗎?你只要隨順它一次,下次肯定還會再來。所以,我們不能老是跟著感覺走,袈裟一披,香一點,開始拜──不能拜要它拜!只要堅持拜下去,就會發覺你的感受,欸,剛剛不想拜的感覺消失了;因為它根本就是生滅的,所以在生命當中,你必須不斷地跟你的感受抗拒,你才有可能正念分明。

我要告訴大家:臨命終的時候,你的身心不是處於非常好的狀態──「一切諸根悉皆散壞,一切眷屬悉皆捨離,一切威勢悉皆退失,一切珍寶不復相隨…」這時候你的感受不會很好,所以必須把住在「身心世界」的想蘊,轉成憶念「彌陀」。

從修行的角度來說,首先,你的心要能夠不隨妄轉,這個『妄』就是你的感受--虛妄的感受。應該是利用美好的想像,培養一種美好的行蘊,變成一種願力。「想久成思」,想像久了,就變成一種願望──極樂世界有七寶池、八功德水…依報莊嚴;依報裡有阿彌陀佛在說法,還有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,樹上有鳥語華香等等,依這種想像產生一種願力,以願導行,最後以『行蘊』帶動『想像』,使令生命產生大逆轉!

生死凡夫的『想』,都是從外境來的,叫做「心隨妄轉」。修行人的『想』,是「以願導行」,以願力來引導你的想像。當你發覺心中的想法,已經漸漸脫離外境的影響,不入色、香、味…這表示你的修行快成功了。只要能把握正念分明,雖然未斷惑證真,最起碼外境對你的影響,已慢慢淡薄了,你就做得了主!

修行是內觀不是向外求。我們凡夫的心,總是向外攀緣,所以總是跟著感覺走;你現在要迴光返照,依止心中的「願力」來做引導,由願力來引導想蘊,把「心隨妄轉」改成「以願導行」;是用願望來帶動你的想像,而不是用感覺來帶動你的想像,關鍵在這個地方。

總而言之:整個修行止觀的過程,就是在做這件事情──把跟著感覺走的「想蘊」,轉成跟著「願望」走,也就是在改變這個『想』。

諸位都知道:經上說舍利弗尊者的脾氣大,瞋心比較很重,為什麼呢?因為他曾經做過五百世的毒蛇。關於這個公案,我再跟大家複習一次:

舍利弗尊者在過去生中,曾經做一位商人,做買賣賺了不少錢,當然每個人對於金錢的看法不一樣,有些人可能從小就沒有房子住,所以對房子有所執取,會把這些錢用來買房子,有些人喜歡買各式各樣的珍寶等等。

舍利弗尊者當時的執著是什麼呢?黃金,特別喜歡黃金。幾乎把所有的錢,除了日常生活開銷之外,全部換成黃金。黃金多了之後怎麼辦呢,然後把黃金聚集起來,打造成一個寶瓶,藏在地底下。工作累了,再把黃金寶瓶拿出來看一看,所有的疲勞就消失掉,因為對黃金有所執取,所以他那一生,一共累積了七個寶瓶。

但是,生命是無常的,當他的體力耗損了差不多,他就死了。色身死了,他的心並不死;我們的心是不會死的,是相續的,所以變成一條很大的毒蛇,藏在黃金的地方盤繞、守護著。只要有人靠近金寶瓶,牠就出來恐嚇他,要不然就殺害他。因為這樣,結果生生世世輪迴,做了五百世的毒蛇。

你看一個人的執取,這種業力有多大啊!經過了五百世之後,因為這個人有善根,有善根的人有自覺、自省、自調的本能,突然發覺:欸,我為什麼要守著這些黃金呢?黃金又不能帶給我快樂,為了這些黃金,我每天守護著,值得嗎?

當一個人開始懂得自我反省時,他就有希望了──

開始改變想法了,他覺得應該把這些黃金,拿去布施三寶。有一天,這隻毒蛇,就慢慢爬到路邊,找到一位年輕人,對他說:「我前生掙了一點錢,換了七個金寶瓶,我現在希望把它拿去供養三寶,你可不可以幫幫我,把我帶到寺廟去?」這位年輕人被牠感動,於是拿了一個扁擔,左邊放蛇,右邊放黃金,挑到寺廟去。如是如是的跟寺裡的師父報告。

後來這條蛇因為這樣的布施,沒有多久──「罪從心起將心懺,心若滅時罪亦亡。」當牠對黃金的執取消失時,那種招感蛇身的相續力量,也就消失了,結果升到忉利天去了。那麼,幫牠抬扁擔的人是誰呢?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。

為什麼舍利佛尊者,會五百世相續做蛇呢?主要是「行蘊」的作用。因為他一開始看到黃金,就產生錯誤的想法,認為黃金是一種大功德、大安樂的境界,可以讓他離苦得樂,是生命的歸依處。這錯誤的想像,想久成思,變成一種願力、一種執取。

其實,我們對於娑婆世界也是這樣,因為累積了很多快樂的經驗,而對娑婆世界產生貪愛,看不到它重大的過失。所以我們的「想」,應該要如理思惟──從佛法的道理去思惟,而不是從感受的刺激,這是整個修行的解脫經驗。

經中「韋提希夫人」,正因為有這種痛苦的感受,啟發她出離的想像,然後產生一種念念厭離的相續、堅定的歸依,佛陀才有因緣說這部經。所以在修行當中,首先就是要觀照『想蘊』──

遠離感受,依止願望。

接著看第二個道前基礎。佛陀講修觀之前,先講到「要怎樣修行善業」,有三種福德:

甲二、道前基礎┄淨業三福

乙一、人天之福┄一者、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。
乙二、二乘之福┄二者、受持三歸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。
乙三、大乘之福三者、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。

修行雖然是觀照『想蘊』跟『行蘊』,以正念為主,但都要以善業作基礎。本經雖然是修觀,也必須修三種善業作基礎。

第一個、人天之福:首先修世間之福。父母對我們有生育、養育之恩,這是大福田;其次師長,對我們有教育之恩;第三個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,殺盜婬妄等十惡業,殺生的業最重,如果你殺害眾生,臨終的時候,冤親債主會障礙你往生,所以特別提出要有慈悲心,不能有殺生的行為。

第二個、二乘之福:第二種福,是同二乘人的出世之福。也就是受持三歸,出家二眾要受持具足戒法,不得毀犯威儀。這是專講到小乘的戒行。

第三個、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:這是發菩提心、廣修六波羅蜜、乃至讀誦大乘經典。「勸進行者」這一句是利他的行門,是指把這些道理宣揚出去,勸勉別人一起修行。

這是整個止觀的基礎,就好比是房子的基礎,所謂福德資糧的基礎。

第三段,佛陀正式開示修學止觀。本經的十六觀法,真正的修觀是前十三觀,最後的十四、十五、十六這三觀,是講三輩九品的往生位次,屬於果地功德。這十三觀,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:

甲三、端身靜坐┄正修止觀(分二:乙一、事觀┄十三觀。乙二、理觀┄一心三觀)
乙一、事觀┄十三觀。

┌┄【總相】┄┄┄┄┄┄┄┄┄┄ 一、日觀
│             ┌┄ 二、水
│             ├┄ 三、地
│             ├┄ 四、樹
│      ┌┄【依報】┄┼┄ 五、池
│      │      ├┄ 六、總
│      │      └┄ 七、華 座觀
├┄【別相】┄┤
│      │      ┌┄ 八、佛 菩薩像觀
│      │      ├┄ 九、佛身觀
│      └┄【正報】┄┼┄ 十、觀音觀
│             └┄ 十一、勢至觀
│         
│             ┌┄ 十二、普往生觀
└┄【綜合】┄┄┄┄┄┄┄┄┴┄ 十三、雜明佛菩薩觀


十六觀經,是先從「日觀」觀起;這個「日」是指「落日」,有兩層意思:

第一個、確定我們往生的方向。極樂世界是在西方,阿彌陀經有講到:『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。』所以落日是指西方。

第二個,幫助我們認識極樂世界的光明相。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,都有光明。佛陀的光明是一種金黃色,菩薩就不一定,菩薩的光明是各式各樣。但是圓滿的佛陀,身形一定是金黃色。這種金黃色,佛陀告訴我們就像落日,不刺眼。如果你去看正午的太陽,就會刺眼;落日的陽光,我們的眼睛可以去看,是光明而溫柔的,是那種慈悲的光明,所以「落日觀」是極樂世界整個光明相的基礎。這個是「總相」觀。

接下來的「依報」觀有:水觀、地觀、樹觀、池觀、總觀、華座觀。依報的莊嚴,是誰住這裡呢?正報的「佛菩薩像觀」。

在十三觀裡,只有這一觀是屬於「觀像念佛」。因為我們未曾看過佛菩薩,想像不出來,所以佛陀慈悲教我們先觀佛像──佛菩薩像觀、佛身觀、觀音觀、勢至觀;先觀聖像,有概念之後,再作觀想。

正報觀想成功之後,整個綜合的普往生觀,最後是雜明佛菩薩觀。

所以它的觀想次第是:先觀想「落日」,做為極樂世界的總相→然後再觀極樂世界的「依報莊嚴」→再觀「正報莊嚴」→再觀想蓮華的開合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想,「普往觀」。

蓮華呢,先作蓮華合起來想、再開想──華開見佛悟無生。在整個依報、正報,和綜合觀裡面,最重要的是「蓮華觀」;所有佛菩薩之台座,都是坐蓮華臺,所以通於依報,也通於正報。

蓮池大師說,極樂世界最重要的觀想,就是「蓮華觀」,因為你往生到極樂世界,第一個去的地方是哪裡呢?對了!就是蓮華受生。你必須跟蓮華建立很親蜜的因緣,你跟它因緣深,它就會在你生命當中出現;你有「行」,就有「想」要去「取」,所以整個修觀當中,要特別注意蓮華觀。

關於這個修觀方法,妙宗鈔智者大師說:在修觀的時候,必須適當的跟娑婆世界做對比,使令我們生起厭離之心。雖然本經並沒有描述娑婆世界,但是你要加以對比。也就是你觀想極樂世界之後,還要思維「我現在的情況怎麼樣」。

如何作對比呢?智者大師說:我們在修這十三觀的時候,要有四種對比:

第一、苦、樂的相對:要經常告訴自己,極樂世界是「但受諸樂,無有眾苦」;娑婆世間是「多諸苦惱」;必須把這種不同的情境,想像、對比出來。

第二、貴、賤的對比:極樂世界一切萬物,都是黃金、眾寶所成,特別的高貴;娑婆世界都是泥沙、磚塊…完全是污穢的泥土所構成的,是卑賤的。

第三、垢、淨的對比:這裡的「垢、淨」,主要是指受生,娑婆世界是在污穢的胞胎受生;極樂世界,是在清淨、微妙香潔的蓮華中受生。

第四、粗、妙的對比:什麼叫「粗」呢?意謂:不得自在。在娑婆世界,就算你福報再大,也不得自在。好比你想要吃好吃的東西,不是有錢就行;你的腸胃要好、還要有人在賣、而且你的心情要愉快,才吃得下…必須很多因緣具足了,那種快樂的感受才會出現。很多快樂的感受,不是操之在你,所以娑婆世界的福報,是不得自在。總之,必須要很多人配合、你也要付出相當的代價,快樂才會出現。

極樂世界不一樣,極樂世界的快樂是大自在,可以令你心想事成。你想吃東西,不必假藉別人煮,跟別人都沒關係──思食得食,思衣得衣,所受用的東西,都是自然現前,真的是一個心想事成的世界,也是一個大自在的世界!

所以,我們在修這十三觀時,同時要把四種對比出來:第一個苦樂的對比,第二個貴賤的對比,第三個垢淨的對比,第四個粗妙的對比。這四種對比,能建立我們「厭離娑婆、欣求極樂」的堅定願力。這是修觀要注意的重點。這是「事觀」,再看「理觀」。

智者大師在《妙宗鈔》,講到理觀時,有提到兩個重點:

乙二、理觀─一心三觀(分二:丙一、通義。丙二、別義。)
丙一、通義

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;
亦名為假名,亦名中道義。

丙二、別義

法界圓融體,作我一念心;
故我念佛心,全體即法界。

「因緣所生法」,就通義來說,是指五蘊身心,但是智者大師認為五蘊太廣,觀察「想蘊」就可以了。

什麼是「想蘊」呢,智者大師說就是我們「現前一念心性」。它可以往壞的方向想,當現前一念心性向外攀緣,跟著感覺走的時候,啟動了惑、業、苦生死輪迴;當想蘊隨著心中的菩提願走的時候,轉五蘊成法身、般若、解脫三德,他以「一念心性」為所觀境。

簡單的說,什麼是因緣所生法呢?智者大師的意思是指「一念心性」。那麼,現前一念心性,用空、假、中來觀,就能夠「轉識成智」,這是一般聖道門的通義。

但就淨土宗來說,把這「一心三觀」回歸到淨土,才是我們真正要學習的。所以說『法界圓融體,作我一念心,故我念佛心,全體即法界。」同樣是一心三觀,把它落實到淨土宗,它是「法界圓融體,作我一念心」這是講到理具。

十法界因緣果報的圓融體,在那裡呢?就在我們一心當中。好比這個人為什麼墮到地獄去?因為他內心有地獄的力量,他心中有地獄的業力,使令他墮到地獄去,是他的「心」把他帶到地獄去的!同樣的道理,這個人為什麼升到天界去?是因為他的心有天上的善業力,所以就上升到天界去了;這個人為什麼到淨土去了?是他的心中有淨土的業力,和淨土的思想(特別是思想),就能往生到淨土去。因此『法界圓融體,作我一念心』,就是說:

生命是你的心變現出來的!

這一點很重要。你能夠到十方世界,也是你的心把你帶去的;是你的心去了,你的果報才會出現。所以十法界的因緣果報,存在我們一心中。

我們一念心性,有很多地雷,隨時會傷人,也有很多價值不凡的寶藏。《楞嚴經》上說:如果你是向外攀緣,心隨妄轉,就啟動了惑業苦生死之門,所以生死輪迴的相續,是我們自己招來的、是我們自己去攀緣外境造成的。如果我們能迴光返照,安住在往生淨土的願力中,不跟著感覺走,這時候就啟動了心中的寶藏──法身、般若、解脫三德。所以《楞嚴經》說,我們的心,有兩個門:一個是生死之門,一個是涅槃之門。

我們怎麼知道這個人生死業力重?我們可以觀察:同樣念佛人,有些人臨命終時,很容易跨越生死輪迴,然後就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,往生到淨土去。如果生死業力大的人,他就是跳脫不出去,他的生死業力太強了!

什麼叫生死業力強?《楞嚴經》上說:攀緣心重,生死業力則強!

所以平常生活中,如果你的情緒,很容易被外境牽動,快樂和痛苦都很強烈,因為你的攀緣心太重,創造生死的業力也就強;如果你遇到不好的因緣,雖然有一點痛苦,但對事情都看得比較開,有點淡泊世事,你的生死業力也就比較淡泊,往生的力量強,容易往生。

《楞嚴經》完全依據「攀緣心」跟「安住心」,來判斷我們生死業力的有無、輕重。如果攀緣心重,容易被外境牽動,你念佛的功夫再大都沒有用,還是跳脫不了感受的刺激,所產生的妄想力。

所以,修行人平常就要養成向內安住的習慣,幫助我們住於涅槃寂靜,這樣才有可能達到臨終的正念。所以說:整個生命的流轉跟還滅,是你的心決定的!十法界的因緣果報,也是你的心決定的!這是講到「性具」。

所謂「理具事造」,「理具」是從體上來講,「事造」是從相上、作用上來講,體、相、用是一不是二。「事造」-「故我念佛心,全體即法界」,當我憶佛、念佛時,我的心就具足了彌陀的功德法界,「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;是心作地獄,是心是地獄。」往生是從你心中栽培出來的!

有些人說:唉呀!極樂世界這樣遠,十萬億佛土!倒不如往生到彌勒兜率天。理由呢?因為它在三界之內。

正是外行人講外行話!能不能往生跟「距離」沒有關係!

不用管它十萬億佛土、二十萬億佛土…果能一念相應,就算它十萬億佛土、二十萬億佛土,你照往生;不相應,就算就在你家隔壁,你也去不了。講這句話,表示你是心外求法。事實上,十萬億佛土、二十萬億佛土不構成往生的障礙,是你的心準備好了,阿彌陀佛自然就現前。

『故我念佛心,全體即法界』,你在念佛的時候,不要管它是十萬億佛土,或二十萬億佛土,只管你自己相應了沒有?準備好了沒有?你準備好了,阿彌陀佛就給你感應,阿彌陀佛隨時可以跟我們感應,問題是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──『故我念佛心,全體即法界。』我們的思想,必須要調整為往生的思想。

以蕅益大師的標準說,一個信、願真實具足的人,臨終十念乃至一念,都可以往生,就是一念相應就夠了;如果你心態沒有準備好,你的想法還是跟著感覺走,對娑婆世界的攀緣心還是很重,還想擁有、執取很多東西,信願不具足。蕅益大師說,就算你把佛號念到「風吹不入,雨打不濕,如銅牆鐵壁相似」,亦不得生。

很多人以為「念佛」就是「往生」,這種觀念是不對的!重點在你的思想準備如何。「信、願」是根本,「佛號」是枝末,為什麼我們要修觀,就是要調整心態,將極樂世界依正莊嚴,讓它在心中變現出來;對於娑婆世界的顛倒想法,慢慢就會改變。

也就是從苦樂的相對、貴賤的相對、垢淨的相對、粗妙的相對,慢慢地改變自己的思想。其實修行就是要跟自己溝通,我們過去熏習很多錯誤的想法,現在用道理跟你內心深處溝通;就是讓「現在的你,跟過去的你溝通」,你必須說服你自己,你不一定要說服別人,說服你自己──要真實的放下娑婆,要真實的為菩提要求生淨土,這樣就對了!

所謂:修止觀-「觀想念佛」,就是進入到你的內心深處,跟你自己溝通;去糾正過去無量劫來,生命經驗所留下錯誤的顛倒想法,這就是我們作觀的目的,也叫做「轉識成智」──把過去帶有感情的攀緣心,轉成一種正確不顛倒的智慧。
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
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
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

http://www.dhamiufa.org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